五五購物節|去年咖啡店總數近萬家,上海成咖啡投融資最活躍地區

“我們敢做‘咖啡+’,因爲我們在上海,節奏快。”

5月14日,在上海舉辦的“2024新咖啡大會”上,爺鮮肉餅咖啡鋪創始人王軼昕表示。

“客人問你咖啡苦不苦?咖啡可不可以去冰?這種情況在上海是不會遇到的。”爵渴咖啡CEO周林說。

在“五五購物節”標杆活動之一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期間,“2024新咖啡大會”由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和咖門共同舉辦。

在上海,咖啡早已成爲許多職場人士必不可少的日常伴侶。近年來,上海這座城市獲得了一批批的創業者、投資人的青睞,吸引了大大小小咖啡品牌的入駐。

數據顯示,上海已成爲全國咖啡行業投融資最爲重要的城市。據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主持發佈的《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從咖啡行業的企業投融資區域來看,目前上海的融資數量最多,2021-2023年累計達到27起;北京、山東各發生5起咖啡行業融資事件;江蘇、雲南、浙江均發生4起。

這並不令業內意外。因爲上海是全國咖啡門店最多的城市,2023年上海咖啡門店數總計9553家。

上海不僅孕育了大量中國本土的從業者,也吸引了衆多外資企業來做咖啡生意。

《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咖啡相關企業數量持續上升,本土企業佔據主導地位,外資咖啡企業最青睞上海。從外資咖啡企業的地區分佈情況看,2023年上海市以2056家外資咖啡企業數量領跑全國,盡顯“咖啡國際之城”的風采。

即使如此,上海咖啡市場的天花板也未到達,更別提整個中國咖啡市場了。

從人均咖啡消耗量來看,相較於2016年人均年咖啡消費9杯的情況,2023年中國人均年飲用數已上升至16.74杯,但仍與世界主要咖啡消費國存在差距。

2021年投資咖啡品牌M stand的CMC資本投資人張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咖啡市場還在持續擴大,雖然不可能十幾億消費者最終的消費量都能夠達到年均上百杯,但是會有一個階梯式的發展。“咖啡市場會出現分層,如果按城市的維度劃分,消耗量跑在最前面的就是上海,隨後是北京、長三角一帶,然後是珠三角一帶,再到川渝這些地方。”

M Stand品牌於2017年在上海誕生。張琳認爲,即使是在咖啡市場教育程度最高的上海,人均咖啡消耗量還存在很高的增長空間。“一個人喝咖啡的時間越長,會在單杯上面付越高的價格,因爲他越能夠體會到所謂的精品咖啡和一般的快消咖啡之間口味的差別。他喝咖啡的時間越長,每天喝掉的咖啡杯數會越多。”

從投融資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

《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顯示,從咖啡的投資輪次分析,目前咖啡行業的融資輪次仍然處於早期階段,C輪後的融資寥寥無幾。2016-2018年咖啡行業融資事件較多是因爲咖啡行業處於“風口”,新興咖啡企業展開早期融資;2018-2021年咖啡行業融資金額快速提升則是由於後續年份行業內投融資主要集中在A、B、B+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