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基輔的前世今生

基輔(烏克蘭語:Київ,羅馬化:Kyiv [ˈkɪjiu̯] ( 聆聽))位於烏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游,爲烏克蘭首都、基輔州首府及國內第一大城市。

基輔這個名稱傳說是由波利安王公基伊建立的,根據中世紀東斯拉夫人《往年紀事》記載,原本居住在第聶伯河附近山上的基伊、塞克和霍里夫三兄弟,以及他們的妹妹雷別季在第聶伯河右岸,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建造這座城市,爲了紀念付出最多的兄長基伊,將城市命名爲基輔”,基伊(烏克蘭語:Кий,俄語:Кий)。

基輔地區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人類居住,構成了所謂的庫庫泰尼-特里皮利亞文化的一部分,在早期鐵器時代,某些部落在基輔附近定居,經常與斯基泰人和黑海北部沿岸的古代國家進行土地耕作、畜牧業和貿易。從2至4世紀羅馬硬幣的發現表明該文化曾與羅馬帝國東部省份有過貿易關係,特里皮利亞文化的人民被視爲是後來建立基輔的古代斯拉夫人直系祖先。

基輔從6世紀開始,該地區就存在分散的斯拉夫定居點,但尚不清楚其中一處是否發展成當前的城市。在托勒密的世界地圖上,沿着鮑里斯提尼河的中游有幾個定居點,其中有一處被稱爲Azagarium的地區,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爲是基輔的前身。之後基輔所在的區域曾是可薩人駐軍地方,公元882年,第一個東斯拉夫民族國家基輔羅斯在第聶伯河河畔的基輔建立。988年全市改宗東正教,往後兩個世紀通過歐亞貿易逐漸繁榮起來,被稱爲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

1221年-1223年,成吉思汗命速不臺及哲別西征,當時無法完全攻略欽察、基輔羅斯、東歐等地。1235年,窩闊臺聽從二哥察合臺建議,決定由拔都、不裡(察合臺的次子木額禿乾的次子)、貴由(窩闊臺長子)、蒙哥(託雷長子),作爲速不臺的後援協助攻略,橫掃吉爾吉斯、北高加索人、欽察人、基輔羅斯、波蘭王國等國,是爲蒙古第二次西征。1240年12月6日,蒙古帝國大將拔都攻佔基輔,其後成爲蒙古金帳汗國的一個重要城市。

1362年,立陶宛大公國軍隊擊敗烏克蘭地區的金帳汗國軍隊(蒙古軍)並佔領該城;後成爲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一部分;1686年歸於沙皇俄國。19世紀後期俄羅斯帝國銳意發展工業,基輔成爲烏克蘭一帶的領導城市;1860年代與莫斯科和敖德薩通鐵路。1917年3月俄羅斯帝國二月革命之後,基輔遂於翌年成爲獨立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國家首都。

1934年成爲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1941年7月7日至9月26日的基輔戰役之後被納粹德國國防軍佔領。1943年10月蘇軍解放基輔。1945年之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以“英雄城市”的稱號和金星勳章、列寧勳章,表揚該市人民在戰爭中的英勇奮戰。基輔在戰後經濟復甦,再次成爲蘇聯第三大城市。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發生的災難性事故僅發生在城市以北100千米(62英里)處。然而盛行的南風將大部分放射線塵吹離了基輔。

1991年,基輔局勢動盪,烏克蘭脫離蘇聯獨立,該市成爲烏克蘭的首都,在2004年至2005年期間,基輔舉辦了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的後蘇聯公衆示威活動,以支持橙色革命。從2013年11月到2014年2月,基輔成爲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的主要地點。

距離2023年還剩下82天,希望基輔能平安度過,也希望所有人能平安喜樂!

(本文圖片來自A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