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戰爭陰影下重建 烏克蘭盼不被世人遺忘
烏克蘭首都基輔地標獨立廣場大道旁,擺放着戰時用於阻礙敵軍行進的路障。(圖/中央社)
5月底的1天,32歲的歐莎娜(Oksana)在基輔市中心勝利廣場(Peremohy Square)受訪時不禁悲從中來,頻頻拭淚。她身在恢復平靜的首都,心繫烏克蘭東部俄軍佔領區的家人,無力感頓時涌上心頭。
她告訴中央社記者:「我有父母和鄰居留在被俄軍佔領和破壞的地區,他們需要幫忙,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擔任社工的歐莎娜希望包括臺灣在內的國際社會持續傳遞有關烏克蘭局勢的消息,同時,她有信心烏克蘭人會保持堅強,「在情況允許的地方,我們會重新站起來,例如在基輔,我們會做到的」。
俄羅斯部隊在2月24日入侵烏克蘭隔天,便佔領基輔西北方的一座機場,首都市區內也不時傳出槍聲。到了2月底,基輔北方的公路上出現包括裝甲車在內的車隊,首都看似即將遭到包圍,烏克蘭危在旦夕。
但從北邊衝着基輔而來的俄軍攻勢沒有進展,反而在4月初撤離。俄軍全面進犯滿100天之際,基輔街頭可見上班族在水泥掩體旁等車,學生披着國旗在公園聊天,遛狗民衆從站哨的軍人身旁走過,首都的氣氛與戰火仍熾的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大相逕庭。
曾是空服員的賽爾西(Serhii)告訴記者,由於目前戰事集中在烏東與烏南,加上俄羅斯的飛彈也不再頻繁來襲,基輔市民逐漸迴歸正常生活。他說:「我們嘗試工作,買咖啡,到超級市場買些食物,以振興經濟。」
2月底以來,賽爾西任職的航空公司因戰爭停飛,他因此失業。他回憶說,俄國戰車2月底逼近基輔,對第一次進入地下避難所的市民來說非常駭人,對帶着孩子的父母而言更是如此。
俄烏戰爭持續中 首都暫時平靜
雖然硝煙已遠,但除了街上常見到持槍的軍人,基輔人每晚仍會聽到空襲警報,幾天前,當局在一晚之內施放3次警報。儘管如此,首都畢竟已不受俄軍地面火砲的威脅,宵禁延後到深夜11點纔開始,也不像2、3月那樣常有從郊區傳來的爆炸聲。
不過,烏克蘭不敢確定首都已完全脫離危險。俄文媒體Meduza近日引述俄國官方消息人士說,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對基輔並未死心,一旦烏東頓巴斯(Donbas)戰役結束,可能再次下令對基輔發動攻擊。
即使威脅尚未重演,戰爭到目前已經使得無數的烏克蘭民衆生活大受衝擊。年約30幾歲的賽爾西說,這可能讓烏克蘭人長年仇視俄羅斯。「我認爲15到35歲這一代,會像我們一樣痛恨俄羅斯人,憎惡與俄羅斯有關的一切,甚至是語言。很多烏克蘭人本來是說俄語的,但現在我們只想用烏克蘭語。」
俄羅斯入侵爲烏克蘭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與破壞,但賽爾西從未想過要設法出國,他沒有作戰經驗,但想參與抗敵,也想早日重返就業,協助重建國家經濟。「我們想住在這裡,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在這裡成長,也希望在這裡養育自己的孩子。」
被問到國際社會可以如何幫助烏克蘭,賽爾西說,希望西方國家持續提供武器,他也呼籲國際社會勿因戰事持久,而遺忘俄烏衝突仍是現在進行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烏克蘭入侵滿100天推出的報導說,蒲亭可能會拖延戰事,讓國際社會逐漸遺忘這場戰爭,讓俄國得以保有已經強佔的烏克蘭1/5領土。
烏克蘭仍待聲援 俄國盼世人淡忘
俄軍攻佔的領土大都是靠焦土戰術奪取。烏克蘭軍民奮勇抗敵,俄軍便使出之前對敘利亞和車臣同樣的戰法,以持續密集的砲火夷平對方的城鎮,擊垮守軍的鬥志。烏克蘭南部港市馬利波(Mariupol)和烏東北頓內茨克(Sievierodonetsk)如此,俄軍在基輔周邊所到之處也是一樣。
基輔近郊一條高速公路沿線,多家加油站及便利商店在開戰之初被俄軍砲火摧毀,現場只剩斷垣殘壁或鋼骨,地面則佈滿彈坑。在通往西北郊區布查鎮(Bucha)的路上,多棟民宅屋頂塌坍、外牆焦黑,擺放門口的搖椅也被燒得只剩金屬支架。
布查附近居民奧列格(Oleg)告訴中央社,俄羅斯的砲彈多次從他頭上呼嘯而過。他形容俄軍坦克像在「非洲狩獵」一樣到處亂竄殺人,破壞建物。
但數百公尺外的「坦克墳場」像是對入侵者的警告。這段公路旁的草地上留下數輛俄羅斯坦克的殘骸,焦黑生鏽的履帶和零件散落一地。這些戰車和其他裝甲車輛是在開往基輔的途中遭到烏軍伏擊。奧列格笑着說:「他們像瘋子一樣殺紅了眼,但現在被摧毀。你看看這些戰車,烏克蘭在基輔贏得了勝利。」
基輔一帶的重建工作在俄軍撤離之後逐漸展開。在從布查通往市區途中的伊爾平(Irpin)路段,工程人員正在修建一座烏方爲防止俄軍通過而主動炸燬的橋樑,記者搭乘的車輛得循橋下臨時開闢的便道通行。在被摧毀的加油站,也有工人忙於清理整頓。
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近日在社羣網站上表示,市內大約有390棟建築在俄軍入侵初期的行動中受損,其中超過220棟是民宅,其餘是醫院、學校、社會福利機構以及政府行政大樓。他說,即使國家仍處於戰爭狀態,基礎設施的重建工作仍要持續。
基輔展開重建 臺灣伸援手
基輔市已編列烏克蘭幣6億荷林夫納(hryvnia,相當於新臺幣5億9300萬元)用於重建大樓及整修民宅之用,此外,中央政府承諾提供2億荷林夫納協助首都重建。4月22日,外交部長吳釗燮與克里契科視訊通話時,宣佈把臺灣人民捐助烏克蘭金額當中的300萬美元(約新臺幣9000萬元)提供給基輔市。
長期而言,臺灣除了援助物資及捐款外,網路媒體「烏克蘭真理報」(Ukrainska Pravda)記者米羅思尼臣科(Bohdan Miroshnychenko)認爲,以臺灣的經驗,似乎可以幫助開發烏克蘭極具潛力的非鐵金屬及稀土。
報導中國和臺海兩岸議題的米羅思尼臣科告訴中央社記者,臺灣停止對俄國出口晶片,並對烏克蘭提供藥品、衣物及獎學金等協助相當重要,烏克蘭政府應會感謝臺灣,只是缺乏外交管道,無法做到這點,畢竟臺灣與烏克蘭在戰前沒有足夠時間建立更堅實的文化及經濟往來。(編輯:周永捷/陳正傑)11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