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強對流今起連灌4天 中南部恐「大量降雨」時間曝

▲午後防雷陣雨。(圖/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俊宏臺北報導

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今天(9日)至週六午後易有對流發展,帶來局部陣雨或雷雨,近山區部分平地影響,有劇烈天氣發生的機率;週五起南海熱帶擾動發展,將導致南海的西南氣流增強,約於下週一前後抵達臺灣附近,配合仍在北部海面徘徊的梅雨鋒,將有連續幾天爲中南部帶來大量降雨條件

氣象局表示,今臺灣仍位於潮溼的東南風環境內,大氣環境還是不穩定,東半部及恆春半島偶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雖大多爲多雲,不過午後雷陣雨發展的仍會較爲明顯,尤其各地山區及中南部地區午後降雨機率高,容易出現局部大雨及短時強降雨,大雨的區域偏向于山區;各地高溫約30至33度,不下雨時較爲悶熱。

氣象局預報,週四太平洋高壓仍弱,臺灣在水氣較多的東南風環境內,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爲多雲午後局部短暫雷陣雨的天氣,各地山區及中南部地區午後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今雨區域預報圖。(圖/氣象局)

氣象局說,週五至週日太平洋高壓略增強,高溫稍上升,風向由東南風漸轉偏南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爲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週日南部也有局部短暫陣雨。

氣象局提醒,下週一、下週二西南風影響,水氣增多,中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爲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

氣象局指出,目前南海爲低壓區環境,有醞釀成熱帶系統趨勢,目前資料顯示其向海南島、兩廣移動的機率較高,使得下週臺灣附近轉爲西南風環境;對於熱帶系統的發展、動向及後續西南風的強弱,不確定性仍大,請留意氣象局的最新天氣預報

▼吳德榮表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850百帕風場圖顯示,週五20時南海有熱帶擾動」(下圖左)發展;下週一20時西南氣流增強,並已抵達臺灣(下圖右)。(點圖可放大/翻攝「三立準氣象· 老大泄天機」)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泄天機」專欄提到,最新歐洲(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至週六梅雨鋒面北移,各地天氣晴朗、白天炎熱,臺灣附近水氣仍多,大氣不穩定,午後易有強對流發展,帶來局部陣雨或雷雨,近山區及部分平地受影響,有劇烈天氣發生的機率;週日天氣型態仍類似,但午後對流的範圍稍擴大。

吳德榮提醒,週五起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大致往西北朝海南島、廣西一帶進入大陸,將導致南海的西南氣流增強,約於下週一前後抵達臺灣附近,配合仍在北部海面徘徊的梅雨鋒,將有連續幾天爲中南部帶來大量降雨的條件;但此爲4天之後至10天的模式模擬,無論是熱帶擾動的動向,或是西南氣流抵達臺灣附近的時間強度,各國模式皆有差異,故其時空分佈,模擬仍持續調整中,尚不宜遽下定論,應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