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工作相談筆記/所有選擇都是在定義「你」,絕非「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工作佔我們一生很長的時間,如果這件事不是幫助我們成就更有意義的人生、活得更加自信和神采奕奕,那麼我們就等於放棄掉大半人生,把時間用在忍耐、犧牲或麻木而已。」2020年,獨角獸計劃發起人李惠貞成立「工作相談室」,幫助諮詢者找出方向、解決難題,找到熱情之所在。以下節錄五篇相談筆記,期待能在開工時刻爲讀者帶來一些助力。

2020年,獨角獸計劃發起人李惠貞成立「工作相談室」,幫助諮詢者找出方向、解決難題,找到熱情之所在。 圖/李惠貞提供

1、投履歷

我發現很多人在寄履歷之前會想很多,擔心這工作不一定適合自己,或是不符合對方開的條件、對方可能不會錄用我⋯⋯等等。在什麼都還沒做之前,這真是想太多了。

我們並不確知一間公司、一個行業的真實情況,在資訊有限的情況下,自己先去做「適不適合」的猜測和判斷,完全不準、也沒必要。等到確實錄取之後再來煩惱這事也不遲。

至於擔心條件不符——我還是會建議大家,如果你真的對這行業或這間公司很有興趣,仍可以寄出履歷試試。橫豎符不符合是對方在判斷,何必自己先否定自己。說不定你能說服對方願意跟你見上一面,怎知沒有可能?

「投履歷的目的是爭取面試機會」,這纔是真正重要的事。經過面試,你會從對方的提問中去了解一個行業,知道對方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不論這次面試是否成功,你都能更真確地認識一個行業或一間公司,同時,也在磨練你的表達能力,以及對自己的瞭解。這難道不是可貴的歷程?

2、當紅職業

最近常聽到這樣的言論:「不知道要做什麼,來當Youtuber好了。」聽說年輕人最想從事的行業,網紅、Youtuber都在前幾名。我覺得這是滿危險的思考。

Youtube、網路都是工具,重點是你要有可以分享的東西。其實不管哪個行業,都是一樣的思考,你把自己放在這個領域中去想,你能脫穎而出的支持點是什麼?別人都在做的東西你也做,那麼,來看你的頻道的理由是什麼呢?

網路上的嘗試乍看沒有成本,但其實時間就是成本。我們要把生命用在什麼地方,這仍是最根本的問題。所有決定、選擇,都是在定義「你」,都是「你」的一個聲明。它絕非「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如果真的有特色、有觀點,也對拍影片有很大的熱情,那麼可以去做。如果只是因爲「看起來好像」如何如何,那仍是在follow別人,不是定義自己,這就值得三思了。

3、關於舒適圈

我們應該要保留多少百分比在舒適圈內?離開舒適圈的意義是什麼?有位諮詢者提到公司最近的變動,讓她很徬徨。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外在的人事物,很少是我們能控制的,我們唯一能掌握的是自己。我們只能確定,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在持續學習、成長,這是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你的籌碼就是你帶在身上的能力。

那麼,如何能成長?每個人個性不同、所處環境及資源不同,我相信方法有非常多種。以我自己來說,成長最快的方式始終是離開舒適圈、接受挑戰。因爲,「舒適」意味着你本來就會做,是你熟悉或擅長的領域。「進步」卻無法這樣得來。就是因爲困難纔要去試。克服了,你就會得到新的能力,關於「你」的信任資產,纔會累積。

李惠貞|出版界資深工作者,《Shopping Design》前總編輯。「獨角獸計劃」及「工作相談室」經營者。着有《成爲自由人》、《給未來的讀者》。2021年和女兒合著《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 圖/李惠貞提供

4、多久才能離職?

聽到好幾個「工作一個月即離職」的案例,原因大都是「不喜歡」。「一個月即離職」對於我這個中年人來說是有點難想像的。在我剛入社會的年代,半年的資歷都很難被認可,何況一個月。當我們進入一間公司的時候,至少要有好好努力一年的決心。一個月,你可能連這間公司能在市場上立足的原因都還不見得了解通透,遑論瞭解一整個產業。那麼這沾一下水的意義是什麼?

我個人認爲,選擇工作或任務的關鍵並不是我喜不喜歡,因爲每個人的喜歡一定都非常狹隘,如果只做喜歡的工作,到處都有能取代你的人。即便是老闆,也不可能只做想做的事,爲了成就某個藍圖或願景,只有該不該做,而不是喜不喜歡做。

此外還有個重點,你喜歡的工作,不見得你就有能力做好。現在你能挑工作,但長期來看,其實你正在負債,因爲你的工作能力並沒有加值。我常跟年輕後輩說,你可以因爲公司再也無法讓你學習成長(你的成長快過於公司)而離職,絕不要因爲挫折或挑戰而離開。

5、不要追求目標

所謂目標是什麼?「目標」是奠基於你已知的經驗或基礎,然後放大。所以「目標」不會給你超乎想像的結果。

我所崇敬的智者薩古魯,在全世界傑出企業CEO聚會的場合中,這些CEO問他,他們的企業招募了最頂尖的人才,爲什麼還是不如他的基金會運作地那麼好,他的秘訣是什麼?(Isa基金會有九百多萬名志工)薩古魯說,因爲他們沒有設目標。「你專注地把眼前該做的事做好,成果自然發生。」不設目標,不設限,結果可能以超乎想像的方式發生。

我們在企業中,什麼都要看報表,這原是爲了幫助組織運作,否則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後,在上位的人會不清楚下屬在做什麼。但是,目標導向,也有可能往錯誤的方向走。因爲,「只要達標就好。」做事情的人害怕被罵,變成只專注在給老闆要的東西,逐漸遠離做這些事的目的和初衷。能不能達標是一回事,但肯定無法投注心意在所做的事情上。

回到我們個人的職涯或人生,也是一樣。目標是一種拿舊的理想來管理未來的方式。不需要設目標。現在有該做的、能做的事,就好好去做。你將創意、心力投注在一件你認爲有意義的事物上,本身就是價值。

◎責任編輯:胡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