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冰雪運動實現全覆蓋 冰雪“冷資源”成“熱經濟”

6月23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正式發佈,報告以圖、文和專欄的形式總結提煉了北京冬奧會自2015年申辦成功以來籌辦工作所形成的遺產成果。其中,羣衆冰雪運動廣泛普及、冰雪運動競技水平穩步提升、冰雪產業快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報告中得以生動呈現。

冰雪運動“走進”山海關、“邁過”秦嶺淮河

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後,以“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爲指引,國家體育總局深入實施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戰略,通過強化政策規劃,抓好責任落實,積極支持、指導全國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地開展羣衆性冰雪運動。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體育總局冬運中心主任倪會忠介紹稱,通過實施“百城千冰計劃”,推動羣衆性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開展羣衆身邊賽事活動,帶動更多人蔘與冰雪運動。“自2014年起,我們連續7年舉辦‘全國大衆冰雪季’。在‘全國大衆冰雪季’的引領帶動下,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特色鮮明的羣衆性冰雪賽事活動,形成了‘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等20餘項地方活動品牌。我們把‘全國大衆歡樂冰雪周’‘中國冰雪大會’‘國慶冰雪樂’等品牌活動辦到羣衆身邊、貫穿全年,實現人羣全服務、地域全覆蓋、全國大聯動。”

2020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大衆冰雪季啓動儀式在吉林省長春市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舉行。新華社記者 許暢攝

隨着工作不斷深入推進,我國冰雪運動不僅“走進”山海關,還“邁過”秦嶺淮河,實現全國覆蓋。據統計,截至2021年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較2015年增幅達317%;已有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增幅達41%。可統計參與冰雪運動人數大幅度增長,以2020-2021雪季爲例,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全國31個省區市共184個地級市開展了超過1200場次羣衆性冰雪賽事活動,直接參與和間接影響的人數規模近億人次。

近年來,冰雪運動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和潛力。京津冀地區作爲“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核心發展區域,以北京冬奧會爲契機加快協同發展,在賽事活動舉辦、冰雪場所利用、冰雪愛好者組織等方面深度融合全民冰雪氛圍濃厚;冰雪運動傳統地區作爲冰雪運動重點發展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等省區分別結合競技冰雪優勢、自然資源稟賦、民俗文化特色等,創辦了一系列羣衆性冰雪賽事活動和冬季旅遊節慶品牌,推動冰雪運動和文化旅遊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南方各省區市轉變資源認知理念,藉助經濟發達、科技進步的優勢,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地開展羣衆冰雪運動,宜冰則冰、宜雪則雪。上海、浙江、湖北、廣東、重慶等省市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探索南方地區冰雪運動發展模式,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冰雪運動需求。

競技冰雪運動取得跨越式發展

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後,我國冰雪運動發展進入快車道。短短几年時間,我國競技冰雪運動通過惡補運動員短板教練員短板和專業訓練場地設施短板,實現了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和“全項目訓練”。

截至目前,在運動員方面,各冰雪項目國家(集訓)隊共有在訓運動員509人,來自全國29個省區市、22個民族,平均年齡21歲。這樣一支年輕的中國冰雪軍團不僅爲北京冬奧會參賽工作增添了生龍活虎的新生力量,更爲我國冰雪運動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以6分32秒035的成績獲得亞軍。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其中一部分運動員已經開始轉型,積極投身到推動冰雪運動普及推廣和後備人才培養,北京冬奧會參賽準備工作帶來的紅利已經開始釋放,並將持續釋放。”倪會忠說,“在教練員方面,各隊共有教練員169人,其中外教67人,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荷蘭、德國、俄羅斯等2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冬季兩項冬奧會‘8金王’挪威人比約達倫,短道速滑冬奧會金牌教練韓國人金善臺,雪車冬奧會金牌教練加拿大人皮埃爾,冰壺冬奧會金牌教練瑞典人皮亞,國際雪聯跳臺滑雪技術委員會主席芬蘭人米卡等國際知名教練。這些國際知名教練不僅爲我國冰雪運動帶來了先進的技戰術理念和訓練方法,更帶動了我國本土教練員的快速成長。”

據悉,在專業訓練場地設施方面,爲保證各冰雪項目國家(集訓)隊訓練的實際需要,國家體育總局按照“注重實用、保護生態、堅持節約”的要求,在北京冬奧會比賽場館場地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對專業訓練場地設施進行一定的補充完善。

“我們通過與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合作等方式,利用原有舊廠房、人防工程,最大限度依託原有地形地貌,用最節約的投資和對自然環境最小的改變,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全項目訓練’佈局,先後建設了北京首鋼、北京二七廠、河北承德、河北淶源、吉林北山、陝西安康等高水平訓練場地,訓練場地設施已居世界領先水平。”倪會忠說,“這些專業訓練場地在北京冬奧會之後,可以繼續供專業運動員訓練使用,同時積極承辦國內、國際冰雪賽事和自主IP賽事;可以將部分專業場地加以改造,降低難度,增設大衆體驗入口,舉辦羣衆性冰雪賽事活動,開展冰雪教學培訓;還可以結合場地特點,打造‘山地公園’‘冰上娛樂中心’,與體育文化、旅遊休閒、會議展覽等產業相結合,推出消夏避暑、登山健身、玩冰戲雪等覆蓋四季的休閒產品,發揮冰雪項目訓練場地的綜合效應。”

彰顯中國冰雪文化自信

我國冰雪運動歷史悠久、內涵深厚,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豐富的冰雪民俗體育活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冰雪文化。

倪會忠表示,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後,國家體育總局大力傳播貼近百姓生活的冰雪文化,營造全民參與冰雪的濃厚氛圍。邀請一些社會影響力大、公衆形象好的人士擔任“冰雪運動推廣大使”;與電視臺、電臺、新媒體等合作,開設冰雪知識、冰雪資訊專欄;設計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冰雪”品牌系列標識及冰雪文創產品;聯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推出冰雪動漫宣傳片《中國冰雪大擴列》,在院線、高鐵、機場進行展播

“我們還十分關注青少年這一重要羣體,以大力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爲抓手,加強冰雪運動教學指導,豐富課外冰雪項目體育活動,積極培養學生冰雪運動興趣愛好,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中國滑冰協會、中國花樣滑冰協會、中國冰球協會、中國滑雪協會等,協助教育部門培訓了一批體育教師和社會指導員,爲青少年開展冰雪活動提供專業支持,並組織開展冰雪項目U系列賽事。在傳授冰雪運動技能的同時,我們還特別注重在青少年學生中大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推動奧林匹克文化與冰雪文化的交融。”倪會忠說。

冰雪“冷資源”成爲“熱經濟”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後,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了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促進冰雪產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合理規劃、廣泛調動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冰雪運動場地設施。力爭到2022年,冰雪產業總規模超過8000億元。”

在國家政策的有力引導下,我國冰雪產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冰雪“冷資源”正在變成“熱經濟”,已逐步建立以健身休閒爲主,競賽表演、場館服務、運動培訓、裝備製造和冰雪旅遊等業態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越來越多國產冰雪運動器材,越來越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冰雪運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出現在冰雪運動推廣普及領域,出現在競技冰雪運動的專業領域。

2021年2月15日大年初四,遊客在吉林省吉林市萬科松花湖滑雪場滑雪。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攝

隨着我國冰雪運動的大發展,我國冰雪產業的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市場環境持續向好。特別是隨着北京冬奧會的日益臨近,冰雪運動正成爲人們新的時尚生活方式,我國冰雪產業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倪會忠表示,下一步,國家體育總局將大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冰雪+”和“+冰雪”,加快冰雪產業與健康、教育、文化、旅遊、傳媒等行業融合發展,實現冰雪項目與夏季項目的跨界融合,延長冰雪產業鏈條;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實施品牌戰略,發展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冰雪企業,集中建立一批產業規模較大、集聚效應明顯的冰雪產業示範基地;大力優化冰雪產業結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需求對接、資源整合,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冰雪運動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拓展和規範發展冰雪競賽表演市場,促進辦賽主體多元化,推進賽事運營市場化,加強賽事活動安全監管。

“同時,我們還將不斷拓展與國際冰雪組織的合作領域,共同謀劃後冬奧時代冰雪產業發展,努力構建冰雪產業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爲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注入冰雪產業發展的新動能。”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