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審議出爐 新竹地下油庫續列冊追蹤

文資審議委員昨至新竹地下油庫現勘。(新竹市政府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市建功高中旁閒置土地下4座日據時期第六燃料廠的輕質油槽區,今年2月經提報爲歷史建築後,11日文資審議,委員認爲爲更周延研擬兼顧文資保存與教育發展方案,決議繼續列冊追蹤,待校園規畫有初步方案後再審議。

該4座地下油庫位於公道五路、建新路交叉口,每座直徑33公尺、高度7.5公尺,原址爲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輕質油槽,戰後由軍方提供土地,中油公司負責興建輸儲設備,1971年左右興建4座油庫,並保存至今。2005年管理權改爲市府城銷處,土地使用分區爲公園用地,目前閒置中,平時會上鎖,外觀水泥牆滿布綠色藤蔓。

長期投入六燃研究的中原大學教授趙家麟指出,地下油庫見證了跨時代的能源爭奪跟能源危機,且規模和建築形態十分特殊,是世界級的文化資產。市議員廖子齊說,公園用地旁就有1.34公頃的機關用地,認爲擴校需求與文資保存並不衝突。

今年2月24日有民衆提報4座油庫登錄爲歷史建築,新竹市文化局於4月6日邀請委員現勘,初步決議列冊追蹤,7月12日再邀專案小組審查,當時委員認爲,雖然儲油槽已無儲油,但仍具文資價值,考量目前產權爲公有,且無滅失之虞,待活化利用主題確認後再審議,因此維持列冊追蹤。

昨天8位委員實地現勘,地方文史團體成員到場高喊「油庫有事新竹有事」、「文化資產與教育共存共榮」等口號,主張油庫歷經二戰、國共內戰及冷戰,是臺灣少數的軍事工業遺址,應給予文資身分並保存。

文資審議大會上關心的市民也踊躍表達意見,與會委員決議,此案繼續列冊追蹤,理由是爲兼顧文資保存及建功高中校園發展,並更周延的研擬共好、共享方案,待校園規畫有初步方案後再行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