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興巖社福大樓 首創AI服務身障

臺北市文山區「興巖社福綜合大樓」昨天開幕(圖),這處全齡社福大樓不僅是文山區首座,更結合21項社福設施,全國首創結合人工智慧AI的全日型身障機構服務。記者胡經周/攝影

臺北市少子、高齡化嚴重,文山區興巖社福綜合大樓昨天開幕,市長蔣萬安說,這處大樓全國首創結合人工智慧AI的全日型身障機構服務,如服務對象若離牀太久或去浴室太久,就會透過AI即刻通報中央控制檯,馬上由教保員查看。未來也會盤點現有空間與資源,朝北市區區有全齡社福大樓努力。

興巖社福綜合大樓耗資17億餘元、歷時3年完成,是活化原軍備局土地,打造北市旗艦型社福大樓。不僅是文山區首座,更結合21項社福設施,打破傳統身心障礙機構像醫院的生活環境,例如,浴室洗手檯高度還可依服務對象身高差異,自動調整高度,減輕照顧負擔及減少受傷機會。

臺北市文山區「興巖社福綜合大樓」昨天開幕,這處全齡社福大樓不僅是文山區首座,更結合21項社福設施,全國首創結合人工智慧AI的全日型身障機構服務(圖)。記者胡經周/攝影

身爲「三寶爸」的蔣萬安昨天也體驗親子館活動,大樓也針對55歲以上或退休後想再就業者設「文山銀髮人才服務據點」,提供求職求才服務,包括開發友善工作機會、提供銀髮求職者職涯發展諮詢等。

社會局表示,6層樓高建築有21項社會福利及公共服務設施,包括託嬰、親子館、幼兒園、老人日照、住宿式長照機構、身障日間照顧機構、共居家園、婦女支持培力、銀髮就業服務、庇護工場等,也進駐區民活動中心與裡辦公室,在地化與近便性的綜合服務,打造以人爲本的宜居城市。

蔣萬安說,目前臺北市全齡整合式的社福大樓已有滿多處,包括中正區的城中、中正大樓;北投區奇巖、大同區建成、信義區廣慈及文山區興巖社福大樓,未來會盡量滿足市民需求,朝北市區區有全齡社福大樓努力。

社會局綜合企畫科長陳佩琪表示,社會局會透過府級市有資產供需整合平臺,盤點合適的房舍或土地設置,或透過公辦都更分回空間或與社宅結合設置全齡社福設施。以大安區爲例,儘管土地較難盤整,因大安區已有延吉社福大樓,也會透過現有空間擴大爲全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