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臭師抓污染 爲屏東空品把關

臭師以「三點比較式嗅袋法」嗅聞臭氣樣品,每案件需6名聞臭師來聞臭。(潘建志攝)

屏東檢驗中心異味污染官能測定室」27日揭牌,9月1日正式啓用,將提升縣內異味污染物的取締效率。測定室有20名「嗅覺判定員」(又稱聞臭師),未來將由他們負責爲屏東的空氣品質把關。

屏東縣環保局每月都有300多件的異味陳情案,包括畜牧場工廠餐飲店等,過去異味官能測定只能委由高雄民間業者代檢,常因時程安排及送件往返,容易錯過稽查時機縣府因此決定自行成立測定室。

檢測採「三點比較式嗅袋法」,由環保局採樣「臭氣」樣品,檢驗中心將樣品以純淨空氣稀釋10至10萬倍不等,再由6名聞臭師在特定環境中測定,最後結果數值分析後,交由環保局判定是否有違規。聞臭師只分辨有無異味,而非香不香、臭不臭。

衛生局技正沈雪麗訓練後也成爲聞臭師,他說,只要年滿18歲無嗅覺障礙者就能勝任。每次測定前要先通過嗅覺測試,休息半個鐘頭後才能檢驗;當天不能吃辛辣食物,不能感冒鼻塞、不能化妝,隨時要保持最佳狀況

環保局長顏幸苑說,去年屏東縣共稽查了200多件異味案件,開罰了19件,測定室成立後能大大提升檢測效能。過去稽查檢測經費1年500至600萬元,測定室成立後預估能省300至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