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提案|何曉勇:建議擴大畢業生就業渠道,加大重點領域消費支持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工商聯主席何曉勇帶來了《關於進一步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提案》。

何曉勇提到,消費佔比偏低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短板,需要下大力氣解決居民消費的可持續增長問題。當前,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需求不足,內需問題又集中在消費不足和長期投資過剩兩個方面,國民收入要麼安排去投資,要麼變成居民收入,進而轉化爲居民消費。疫情之後,整個社會都在忙於修復資產負債表,就業風險的加大,收入增長的收窄,導致居民存在緊縮心理,採取防禦性策略增加儲蓄,減少非必要性消費和支出,更沒有信心增加信貸進行投資或消費。

“一方面,老百姓消費能力不足、消費意願下降,預防性儲蓄傾向明顯,是對疫情後遺症、就業不穩等不確定因素懷有畏懼情緒;另一方面,社會預期偏弱,企業信心不足,投資增長缺乏後勁,企業家不是看不到創造財富、投資盈利的機會,而是需要喚醒和恢復對投資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何曉勇說。消費處於國內大循環的終端,消費和投資從來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促進、緊密互動,消費需求又能催生生產供給,對投資具有牽引作用,消費直接反映市場預期,也是重新引起資本循環的起點,能有效帶動供給端的產業升級,擴大消費需要從各方面綜合施策,打好“組合拳”。

爲此,何曉勇建議:一是促進擴大消費需求。關鍵要從收入端入手,推進收入支出結構的改革,切實提高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願消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把過剩、低效、重複的投資轉化爲居民收入,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住房、醫療、養老、教育)促進提高消費能力和水平。

二是穩定重點羣體就業。聚焦青年就業問題,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加強農民工等羣體就業保障,加大對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金融機構、文化產業、商務服務、教育醫療等城鎮新增就業較多行業和專精特新創業者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增加社會和企業的新增就業崗位。

三是加大對重點領域消費升級的支持。除耐用品和服務等常規消費以外,通過消費補貼等方式,引導、鼓勵、支持居民在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智能家裝家居、數字綠色健康、汽車更新、智能產品更迭、電子產品消費等領域消費。

四是改善消費環境。支持中高端消費品產業發展和保障服務供給,順應市場需求發展規律,爲激發有效需求營造更加寬鬆而公平的市場環境。加快清理制約消費的各種顯性和隱性壁壘,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休息,更好發揮節假日對消費的刺激作用。

五是打造更加豐富的消費場景。加快培育多層級消費中心,提升城市商業體系,合理佈局養老、托育、餐飲、家政等便民生活服務業態,延長夜間經濟和早間經濟,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建設改造一批鄉鎮農村集市和民俗文化旅遊等促進鄉村振興項目,鼓勵悅己消費、樂趣消費、國潮消費等創新消費模式和“買手”體驗式消費服務,充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商品附加情感價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