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應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除了漲價更多品牌考慮本土化生產

近日,歐盟宣佈將對中國電動汽車最高加徵38.1%的額外關稅,如果歐盟無法與中方通過談判達成解決方案,該舉措將從7月4日起生效。加徵關稅影響了在歐洲市場有出口業務的中國汽車品牌和一些在華生產的外資品牌。

此前,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爲10%,加徵關稅導致的成本增加會使得這些汽車在歐洲市場失去價格競爭優勢,部分汽車品牌已經開始考慮在歐洲本土生產,以此來應對高額關稅的衝擊。

作爲中國向歐洲出口汽車最多的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旗下品牌名爵今年前五個月的歐洲市場銷量已經超過10萬輛,歐盟表示將對其加徵最高級別的38.1%的關稅。據報道,上汽集團計劃在歐洲生產名爵品牌汽車,包括電動汽車和輕型卡車。

上汽集團在對歐盟關稅迴應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隨着上汽名爵在歐洲市場銷量的日益增長,我們正計劃將中國新能源技術、綠色工廠引入歐洲。”去年7月,上汽集團已經宣佈要在歐洲建立首座工廠開啓本土化生產,彼時正在進行選址工作。

另一家已經在歐洲建廠的中國自主品牌奇瑞汽車則將繼續推進在歐洲的擴張計劃。奇瑞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在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工廠開始生產電動汽車,同時還考慮建設第二座工廠來支持奇瑞汽車在歐洲的中長期計劃。

奇瑞汽車副總裁兼歐洲業務總裁張建表示,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政策會對出口業務造成一定影響,奇瑞在歐洲本土生產汽車,此舉有助於減輕加徵關稅所帶來的部分影響。

此外,比亞迪在去年底宣佈在匈牙利賽格德市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基地。

歐盟這一措施不僅涉及中國本土汽車品牌,許多在中國生產的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等也將受到影響。

由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合資的零跑國際於上月剛正式成立,零跑國際計劃將於今年9月首先在歐洲開始銷售,2024年底前將歐洲的銷售網絡拓展至200家。按照此前計劃,面向歐洲的兩款車型均在中國本土生產,再以整車出口的方式運往歐洲。

最新消息進展爲,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表示,由於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導致成本變化,集團與中國夥伴零跑汽車合作的部分電動車將調整生產地點。

有報道稱,在中國生產的純電動汽車品牌寶馬MINI也將面臨着被加徵38.1%最高級別的關稅,該品牌原定今年出口海外市場,關稅提高後或將嚴重影響歐洲市場的銷售。

去年9月MINI公佈其全面電動化戰略,宣佈下一代兩款MINI純電動車型將在中國投產,由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將成爲新車的全球首產地和主要出口基地。

至於僅在華生產的全外資品牌特斯拉,歐盟此次加徵關稅將其排除在外,表示適用於單獨計算的關稅稅率。

特斯拉也在之後迴應稱,由於歐盟即將實施的關稅政策,預計從2024年7月1日起對中國製造並在歐盟銷售的Model 3汽車價格進行上調。具體價格並未公佈,目前特斯拉德國官網在售的Model 3車型起售價爲4.1萬歐元(約爲32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