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新業態培育成長沃土
文旅產業擁抱數字化革命,其面貌已發生根本性改變。一邊是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研學遊如火如荼、博物館門庭若市、演出業迎來爆發式需求等;另一邊是數字科技成果耀眼,人工智能、元宇宙、數字人、互聯網文化娛樂服務等不斷創新突破。文旅產業與數字科技融合發展的新需求新趨勢已經形成。
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和規律正在悄然改變,新業態的勃發更加需要依靠市場內生動力。新的趨勢,使文化產業發展面臨“原始創新”的挑戰。有專家形象地將這種轉變比喻爲從“種樹”轉向“種蘑菇”——數字時代,政府已不可能再用“種樹”的方式精準識別扶持對象,而要用“種蘑菇”的方式,創造適宜新業態企業大量生長的養分和環境。千年商都廣州煥發文旅消費新活力,正是政府積極轉變思維、激發市場內生動力的體現。
涵育文旅新業態,靠“硬科技”更要靠“軟文化”。發展文旅產業最終是爲了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各地在新業態、新消費場景上的比拼,並不是誰的“硬科技”越多就越能取勝,更關鍵在於誰擁有稀缺的好內容、好創意。廣州對參與文旅新業態體驗人羣的調查顯示,35歲以下人羣更關注新業態的交互性、挑戰性,35歲及以上人羣則更關注情感共鳴和慢休閒需求。在以數字科技賦能文旅產業發展過程中,廣州注重內容創新與技術創新“兩手抓”,以搭建平臺、示範引領等多種方式,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從時代之變、消費需求之變中汲取靈感、創作內容,從而使文旅“爆款”產品不斷涌現。
拓展文旅消費新場景,不宜盲目追“新”追“熱”,而要着眼本土資源稟賦和特色文化內核,打造出形神兼備、具有鮮明辨識度的新場景。廣州在引入元宇宙體驗、數字音樂等新業態過程中,注重激發本土企業創造力,打造出廣府文化沉浸遊、黃埔軍校文化舞臺劇、4K粵劇創新電影等一批具有濃郁嶺南特色的新場景,有效拓展了本地遊、近程遊等“微旅遊”消費,使傳統IP成爲“近悅遠來”的文旅新地標。(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鄭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