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抖音、快手日前公佈微短劇備案機制細則

近日,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相繼發佈微短劇備案機制相關細則。其中微信方面發宣佈,自5月27日起製作成本低於30萬元的微短劇需提交成本配置比例報告,經審覈後獲得備案號,已通過審查的劇如需變更,則需符合規定或提交申請。

抖音方面宣佈,5月30日前所有已上線播出的微短劇需按照模板準備材料,平臺將於5月17日和5月23日開放上傳入口;6月1日起新上線的微短劇,上傳時需填寫成本配置比例情況報告表和片酬承諾書等材料, 並由平臺統一向省級廣電備案。

快手方面則發佈公告稱,自6月1日起無備案號的微短劇作品將禁止在該平臺經營推廣,同時該平臺將對已上線微短劇作品進行審覈,開發者不得采用技術手段躲避/對抗相關要求,否則將根據問題嚴重性,最高採取封禁小程序的方式進行處理。此外快手方面還指出,現有微短劇小程序開發者需要在5月30日前完成審覈系統接入工作,延期接入將影響小程序正常經營。

據瞭解,此前在今年4月就曾有消息顯示,廣電總局方面下發了《關於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以下簡稱爲《工作提示》),提出自2024年6月1日起未經審覈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據悉,《工作提示》根據投資額大小、題材類型等將微短劇劃分爲“重點微短劇、普通微短劇、其他微短劇”,並對不同類型微短劇的審覈流程、報送審覈平臺等作出明確的指導和規範。其中投資額度在100萬元以上的“重點微短劇”由廣電總局審覈,3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的“普通微短劇”由省級廣電部門審覈,30萬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劇”由播出或爲其引流、推送的網絡視聽平臺履行內容管理的職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對內容進行把控以外,日前廣電總局有關部門也整治了微短劇的亂收費現象。針對微短劇收費存在費用高、不透明、誘導付費、維權困難等問題,廣電總局有關部門啓動了專項治理,進一步加強規範管理,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