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錢塘江大潮,被譽爲“天下第一潮”

全文共2474字 | 閱讀需6分鐘

錢塘江潮,和亞馬孫大潮、恆河大潮並稱爲“世界三大潮汐”。受天文、地形的影響,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東海潮波進入杭州灣,銀浪翻滾,鳴聲如雷,溯江而上,奔流200公里,止步於富春江水電站下游,有着“天下第一潮”之譽。

錢塘江其事

錢塘江,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它由南源和北源兩部分組成,南源始自衢州市開化縣馬金溪,河長522.22千米,北源發端安徽黃山市休寧縣新安江,河長588.73千米,境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

《山海經》最早出現了“錢塘江”之名,是浙江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南宋文化和西湖文化等多種文化類型。元朝畫家黃公望曾隱居錢塘江中游,有感於當地秀麗山水,繪製了《富春山居圖》,被譽爲“畫中之蘭亭”。

上圖_ 富春山居圖 (元代黃公望創作紙本水墨畫) 局部

天文之潮

人們普遍認爲錢塘江潮一年只有一次。其實這是個誤區。錢塘江潮汐每天經歷兩次漲落,每月有望、朔兩次大潮,每年在春分、秋分附近的潮水最大,其中尤以秋潮爲最。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明確記載:“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他第一次提出月亮盈虧和潮水漲落相關的觀點。事實上,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下,海水週期性漲落運動。

由於月亮離地球近,所以它的引潮力遠高於太陽,兩者之比約爲10:4.5。當月亮、地球、太陽處於同一條直線上時,月亮和太陽的引力相互累加,使潮水漲得更高。每月初一、十五以後的兩三天,全球江河湖海的潮水普遍比平時高漲,特別是中秋之後的兩三天,地球離太陽最近,巨大的引潮力造就了一年一次的高潮。日月之力,釀成了潮水上漲的共性特徵。

上圖_ 地月之間的力是萬有引力,月球繞地球轉動

地形之潮

錢塘江潮有共性,也有個性。杭州灣是錢塘江的入海口。約5000多年前,海平面下降,錢塘江北岸緩慢延伸的沙嘴,和長江南岸堆積南翻的沙嘴相連接,而南岸在海沙累積和江沙下沉的雙重作用下,杭州灣外寬內窄,狀似喇叭。

東漢王充明言:“其發海中之時,漾馳而已;入三江之中,殆小淺狹,水激沸起,故騰爲濤。”事實確實如此,杭州灣口最寬處約95公里,到海鹽澉浦時,縮減至20公里,海寧附近的海灣進一步收窄至3公里,進入杭州後,河道寬度僅有1公里。東海潮波進入灣口後,水面急劇收縮,產生“狹管效應”,流速增長,潮差加劇,澉浦的潮位比灣口增加了一倍。

東海潮波裹挾着大量泥沙逆流而上。河口站實測海水最大含沙量高達51公斤/立方米。據測算,每次潮水漲落,澉浦站進出的泥沙量多達1000萬噸。由於泥沙在杭州灣沉積內移,受喇叭口地形的制約,造成漲潮流速大於落潮流速,使漲潮帶來泥沙部分淤積下來。年復一年,形成一道從乍浦到聞家堰130公里長的沙坎,導致潮波受阻變形,成爲威力超常的涌潮。特殊的地理結構,變成了錢塘江潮來勢洶洶的獨特誘因。

上圖_ 錢塘江 地理位置圖

上圖_ 錢塘江大潮

特別之潮

錢塘江潮的個性不止一個。清朝文人費餳璜在《廣陵濤辯》中指出:“春秋時,潮盛于山東,漢及六朝盛於廣陵。唐、宋以後,潮盛於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歷史上,中國曾有青州、廣陵和錢塘等三大潮涌。

青州潮涌源自渤海的漲潮。左思的《齊都賦》有云:“轉鮒朝儛,奇觀可說。”轉鮒是位於山東萊州的一座山。齊桓公曾對晏子說:“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後因地形變化,盛況難現,逐漸沒落。

上圖_ 清 王翬 《康熙南巡圖》畫中人馬過錢塘江

上圖_ 1878年錢塘縣水道圖

兩漢以後,長江潮水逆溯至廣陵(今江蘇揚州)時,河道曲折,又有江心沙洲羈絆,聲勢浩大。西漢文人枚乘的《七發》描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廣陵濤”之名不脛而走。南朝文學家鮑照形容潮勢“崩濤山墜,鬱浪雷沉”。劉宋名將檀道濟任南兗州刺史,鎮守廣陵,“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觀濤”。詩仙李白也曾目睹“廣陵濤”:“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因誇楚太子,便睹廣陵潮。”唐大曆年間,廣陵附近河道漸淤,維持至少800年的“廣陵濤”不復潮涌。

據水文測算,錢塘江年均含沙量爲0.2公斤/立方米,年輸沙量703萬噸。相較之下,長江年均含沙量爲0.54公斤/立方米,年輸沙量高達4.78億噸,加上錢塘江河牀寬闊平坦,並無泥沙淤積之虞。此外,錢塘江潮還受到風向和風速的影響。1974年7月,13號颱風的浙江三門登陸,正值江潮溯汛大潮,潮位由此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錢塘江潮與衆不同的特殊魅力。

上圖_ 民國時期 杭州錢塘江畔六和塔

人文之潮

和亞馬孫潮的野性之美、恆河潮的異域之美相比,錢塘潮自帶人文之美。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巡江南,“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在東晉,錢塘觀潮漸成規模。畫家顧愷之的《觀濤賦》讚歎:“臨浙江以北脊,壯滄海之宏流。”

唐朝時,衆多詩人慕名觀潮,無形中助長了錢塘江潮的聲勢。詩仙李白的《橫江詞》雲:“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白居易的《詠潮》曰:“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人催。”

上圖_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在宋朝,錢塘觀潮已是吳越民俗。南宋詩人周密留下了《觀潮》一文:“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不僅如此,“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以此誇能。”水軍操練和弄潮炫枝將觀潮氣氛推向了頂點。明清之際,觀潮詩、文、畫層出不窮。觀潮文化的成型和發展,豐富了錢塘江潮的精神氣質。

蘇軾在《觀浙江濤》中稱讚:“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此言一出,千古流傳。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中有感而發:“世界上所有的暴漲潮,都沒有象錢塘潮那樣,對世界潮汐學的發展作出那麼大的貢獻。”當江潮和民俗、文化完美融合,既奠定了錢塘江潮“天下第一潮”的地位,也樹立了新時代中國的精神風貌。

參考資料:

【1】王桂芝等 《錢塘江潮區的主要水文特徵》

【2】司 馬 遷 《史記》

【3】蕭 子 顯 《南齊書》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