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臺灣改裝」重新向鄉村學習

文化部長史哲(中)與策展人、評選委員等,期許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讓臺灣經驗被看見。(國美館提供)

疫後的首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的《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臺灣改裝》爲題,以臺灣人因應環境的經驗,呼應本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重新向鄉村學習。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將於5月20日起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文化部長史哲於行前記者會上表示,此次應是臺灣「這幾年來在世界上能見度最高的一次建築雙年展」,本屆以地景概念討論而非聚焦單點式個別的建築,展現了臺灣在地景上的特殊性,從過往的客廳即工廠,到現在的未登工廠、農舍等,反映了臺灣人想要一搏的智慧,從百年前產蔗糖爲大宗,到今日以半導體聞名,「可以想見我們對環境的能量很大」。

本屆臺灣館評審委員黃健敏認爲,此次的臺灣館可謂「承先啓後」,策展團隊採取的「教學聯盟」模式,重現了過去臺灣建築系所「六校聯盟」的生態,而這些參與的年輕學子,更是有可能在10年20年後成爲策展人,對於臺灣建築的傳承而言別具意義;評審委員徐明鬆認爲過去建築界強調的是以建築語言的操作調整地景,然而今日的策展更多的是以常民經驗看到臺灣,帶來不同的人文思考。

策展人曾瑋以自己每天去運動所見爲例,從一開始簡單的冷凍車改裝成室外KTV,到了夏天搭上棚子防蚊蟲,秋天的時候甚至已搬來高腳椅而有吧檯的風格。「可以看到在我們日常生活的狀態跟人的活動,其實是非常柔軟而且會反映周遭環境」由此思考進而由剖面調查不同氣候帶和林相的臺灣,人們是如何用柔軟、多變的類建築,有效地在複雜的環境中生存。

曾瑋指出,由臺灣的剖片去看人們在其中的對應並非靜態的,如調查蚵架地景,還會涉及進出動線、潮汐等,「所調查的東西是有時間刻度的」這有別於西方語境論述,而是回到臺灣地景建築特性:原始的、赤裸的、真實的,進行對話。以臺灣的「改裝」精神,提出重新向地景學習,向世界展現臺灣的當代建築語言,不只是建築形式,更是建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