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發聲 效益高於名義

循環茶事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奉茶,吸引許多外國友人認識臺灣茶文化。(方新樵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參展單位自5月開展以來便引起各種爭議與關注,從臺灣館定位到歐洲文化中心(ECC)邀請展受補助,均有不認同的聲音。今年作爲臺灣館策展人的曾瑋指出,與其討論臺灣以什麼名義參展,更應該在意的是臺灣是否提出了自己的建築論述而受到重視與關注。

威尼斯雙年展自189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成爲同類活動中最具歷史和知名度的展覽,1980年起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開幕,而後奇數年通常爲藝術雙年展、偶數年爲建築雙年展,但因新冠疫情被迫延期後,目前藝術雙年展改在偶數年,建築雙年展則在奇數年舉行,主要展區有位於花園區(Giardini)的國家館,和舊船區軍械庫(Arsenale)區的主題展,需要付費入場。還有許多以平行展、聯合展的名義分散在威尼斯各地的宮殿建築或公園裡舉辦,免費入場。

1995年臺灣首度以國家名義參展,後因大陸參展施壓,臺灣館於2003年從國家館參展之列移除,爲能持續將臺灣推向國際平臺,而後臺灣均以平行展參展申請,所在的「普里奇歐尼宮」位置雖不在國家館所在的花園區,但緊鄰威尼斯總督宮,位於人潮鼎盛的聖馬可廣場旁。

曾三度擔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策展人的曾瑋指出,臺灣館雖是平行展,但仍是大會正式邀請,且可掛上大會的飛獅標誌,與其討論臺灣館是否在國家館內這樣的政治符碼,真正應討論的是臺灣館的場地是否適合辦展,這始終是每屆辦展的兩難之處,普里奇歐尼宮有着人潮多、位置佳的優勢,但也因是古蹟有各種重量限制,也難免影響策展發揮。

今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未來實驗室」爲題,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的臺灣館,以臺灣城鄉可見的「臺灣改裝」呼應主題,曾瑋指出,此次計劃的出發點,在於臺灣長期在西方語境和觀點下來看臺灣的主體性,然而臺灣若作爲文化輸出母體能提出什麼樣的建築論述?於是從生活的、農村的智慧來對照當代西方的建築視野,「有其獨特的空間感和彈性,超越目前所理解的建築」曾瑋打趣彷彿有中藥遇上西藥的既視看,而重點在於「臺灣建築界提出的差異性被看到」。

在以臺灣經驗發聲的前題下,策展人方新樵領軍的「+++TEA Space循環茶事」,將垃圾回收製成建材,整合臺灣人工森林柳杉的固碳材和臺灣茶文化,參與ECC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期間同時舉辦的邀請展,然而「文化部補助文化團體及個人從事文化交流活動」補助的300萬卻飽受爭議,認爲參與並的非大會主辦的建築雙年展或平行展。

事實上文化部補助臺灣館的經費從過去的400萬到今年的600萬,都遠不及此展所需經費,曾瑋指出:「每屆的經驗值來看大概都要1000萬左右」以致於策展團隊仍需自行募款;而文化部統計近2年「文化部補助文化團體及個人從事文化交流活動」,以表演藝術類佔大宗,111年爲41%,112年至6月底止表演藝術類達67%,建築類於111年僅佔3%,而112年約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教授龔卓軍指出,臺灣許多地方性的展會預算也不下於300、600萬,能夠以這樣的預算規模讓臺灣價值在國際發聲,何樂不爲?曾瑋表示,今年的臺灣館在開幕後,迎來許多國際策展人主動到訪,「展覽是種機制,我們是用建築把這機制開展出來,怎麼發聲,以及有後續性纔是重點」。

方新樵認爲循環茶事此次的參展,挑戰了廢棄材料再製,也由人文的角度推展了臺灣茶文化,「現場就有許多外國友人想買茶、買茶具,想來臺灣。臺灣太少機會讓世界看到臺灣的好」她認爲此次參展,不論定位是否屬建築雙年展主展或平行展或其他聯合展,向世界傳達出超乎文化、語言的臺灣人情味,便達到此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