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健保總額恐少成長900億? 王必勝這樣說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中時資料照)

醫療消費物價指數(MCPI)今年改採4年平均值計算,影響健保總額低推估值,引發醫界不滿。北市聯醫胸腔科主治醫師蘇一峰今直言,在新制之下,每年的健保總額都將減少100~200億,未來5年合計影響的金額是900億元,引發醫界熱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迴應,以低推估的數值來估算少了多少金額是錯誤的,蘇所出示的表格有點危言聳聽。每年健保總額的成長率都接近高推估,過去幾年每年都成長300億元,今年也不例外,預計明年健保總額將增加300多億。

蘇一峰引用醫學院教授的分析指出,MCPI計算方式的改變,造成的影響是「cost down殺到見骨」。模擬試算結果顯示,改變計算方式並不只讓總額減少150億,而是每年總額都會少成長100~200億,未來5年衝擊的總金額更高達900億。若政府強勢推動有爭議的政策,可能衝擊醫界的基本盤,未來也將嚴重影響民衆就醫權益。

王必勝對此迴應,該表格是錯誤的推估,是外界對總額的不瞭解。健保總額每年都有高推估、低推估,最終的成長率會介於兩者之間,以去年所協定的今年總額爲例,高推估和低推估分別是4.5%、1.3%,最終的成長率爲3.3%。

「他(蘇一峰醫師)所秀的公式,影響的是低推估,但這些年的總額和低推估沒有關聯,都是和高推估接近」。王必勝說,以低推估的數值來估算少了多少金額是錯誤的,蘇所出示的表格有點危言聳聽。

王必勝表示,用實際的數字來講,過去6年,健保總額共增加了2200億,每年平均成長300億元,今年也不例外,依推估計算,明年的總額也會增加300多億,沒有所謂的「砍」,而且還會增加。舊制的計算方式因數值起伏非常大,甚至還出現過負數,醫界才希望調整,改採4年平均值。他最後還是要強調,表格的推估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