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錯了嗎?營養師揭驚人真相:雞粉、鰹魚粉也一樣

高敏敏直言,味精不是壞東西,和鹽巴一樣吃多會口渴,重點是鈉攝取量;常被用來取代味精的雞粉、香菇粉、鰹魚粉,其實成分也含味精,只是換了名字而已。(圖:shutterstock/達志)

民衆過去認爲味精對健康不利,因此改用雞粉、香菇粉或鰹魚粉調味,對此營養師高敏敏直言,其實味精不是壞東西,而是成分相對單純的調味料。她解釋,味精中含有13%的鈉鹽,和鹽巴一樣吃多會渴,所以重點不在味精,而是鈉攝取過量;至於雞粉、香菇粉、鰹魚粉,其實成分也含味精,只是換了名字而已。

高敏敏曾在臉書發文表示,其實味精不是壞東西,它是從天然食材發掘、成分相對單純的調味料,主要的化學成分爲「麩胺酸鈉」,是一種鮮味來源;很多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麩胺酸鈉,尤其是海帶、柴魚、昆布、番茄等常用來提鮮的食材。

爲何大多民衆認爲沒加味精就代表健康,甚至聞味精色變?高敏敏表示,主要是因爲吃味精可能會口渴,因爲味精中含有13%的鈉鹽,跟鹽巴一樣吃多了會渴,也因爲味精成分中有鈉鹽,但不像鹽巴那麼鹹,容易不小心過量,因此重點不在於味精,而是鈉攝取量。

有些人改用雞粉、香菇粉、鰹魚粉取代味精,高敏敏直言,仔細看成分表會發現,這些其實也是由味精、核苷酸調製而成,只是換個名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