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捷運藍線超前部署 中市地質調查完成98%

臺中市府等待中央審查捷運藍線綜合規畫時,也同步辦理地質調查。(交通局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臺中捷運藍線地質調查作業預計鑽孔182處,並已完成4處大型現地試驗。(交通局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臺中捷運藍線綜合規畫報告書正在待行政院審查,市府爲讓後續工作更順暢,超前啓動捷運藍線基本設計,去年底着手進行捷運沿線的地質調查作業。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目前專爲藍線量身訂作的地質調查作業進度已完成約98%,預計今年8月完成。

葉昭甫指出,臺中市第二條捷運藍線綜合規畫待行政院審查通過後就能啓動,除希望中央給好消息,交通局也不鬆懈,希望能早日開工、早日通車。

葉昭甫表示,臺中捷運藍線穿越清水平原、大肚臺地及臺中盆地等地形,沿途經過高鐵、國道三號高架、國道一號交流道、筏子溪等,全線貫穿臺中市東西部,總長約24.78公里,臺中卵礫石層礫石含量偏高,其礫石最大粒徑可達1至2公尺,最大尺寸的礫石比一般男性成人身高還要高,土層強度及滲透性也高,具有特殊性,因此市府委託基本設計顧問團隊,針對捷運藍線量身訂做地質調查計劃。

葉昭甫進一步說明,地質調查作業將配合多項大型現地試驗如「大口徑鑽孔取樣」、「現地篩分析」、「現地直剪試驗」及「現地抽水試驗」,從這些試驗中可獲得卵礫石層粒徑分佈曲線、強度參數及水力參數等數據,並掌握捷運沿線地質分佈、水文特性、大甲斷層特性等資訊,做爲日後潛盾工法選用、墩柱跨距及深開挖工程等設計的參考依據,提升捷運工程施工安全性。

交通局補充,目前地質調查作業預計鑽孔182處已全數完成,累計鑽探深度達到6750公尺,大型現地試驗部分已完成4處,預計今年8月將掌握全部分析資料,並將地質調查成果回饋至基本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