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加梯打好堅實基礎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完善住房使用功能、適應老齡化社會需求、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天津、浙江、山東等地積極做好明確實施主體、引導多方協商調解、制定實施方案等前期工作,爲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打好堅實基礎。

明確實施主體

如何明確加裝電梯實施主體?多地提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可以樓棟、業主委員會、業主等爲單位申請,申請人負責意見統一、項目報建、設備採購、項目實施等工作。

天津市明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應當以棟(門)爲單位,本棟(門)同意加裝電梯的業主或公有住房承租人是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申請人。同時,鼓勵業主委員會、老舊小區住宅原產權單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等積極參與加裝電梯的組織、實施工作。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則將本單元內同意加裝電梯的相關業主作爲加裝電梯的申請人,依法承擔項目建設單位的相關責任和義務。公有或者單位自管的老舊小區住宅由其所有權人或者委託管理人作爲申請人。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以小區爲單位加裝電梯的,申請人爲該小區業主委員會;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由社區居委會代行業主委員會職責;以棟或單元申請加裝電梯的,申請人爲該棟或單元業主。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對自行管理的職工住宅組織實施加裝電梯工作。

四川省成都市增設電梯的業主是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實施主體,對增設電梯建設和使用期間的質量安全負責。增設電梯的業主應委託同時具備電梯土建施工和設備安裝等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作爲代理業主,負責工程的組織實施、手續辦理、履行承諾和建設期間的質量安全協調管理。

做好協商調解

居民如何表達自身訴求?對加裝電梯有異議如何處理?多地明確相關各方應就加裝電梯的意向和具體方案等問題進行充分協商,妥善處理好相鄰關係。

杭州市探索建立“街道社區搭臺、樓道長牽頭、居民共商共議”的加裝電梯基層自治體系,充分發揮加梯熱心人的作用,組織黨員幹部、法律和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公益組織、市民羣衆等社會力量,搭建“居民議事協商會”等溝通平臺,實現“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同時,探索實施加裝電梯公開聽證制度,對經社區、街道(鄉鎮)調解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的,藉助人民調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等平臺或專業機構,引導居民協商解決。

當地還推出了“我要加梯”手機端小程序,向居民提供政策諮詢、民意調查等便捷服務,準確及時掌握居民的加梯意向。

成都市鼓勵老舊小區成立自治組織——“院落規劃師”,統籌協調小區增設電梯各項事宜。邀請民政、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以及電梯公司的專業人員組成輔導團隊,對“院落規劃師”集中開展培訓;每個規劃師負責向本單元的業主宣講政策,就初步規劃方案向本人所負責的單元居民解讀方案、徵詢意見、收集反響,不斷商議完善實施方案,爭取居民對加裝電梯的支持。針對低樓層住戶不願安裝、資金比例不好分攤、後期維保難等關鍵問題,搭建了以單元、院落、社區、街道爲路徑的“縱向溝通平臺”和以加裝企業、“院落規劃師”、物業服務企業、院落議事會、資助企業等爲成員單位的“橫向協調平臺”,共性問題集體協商,個性問題單獨協商,爲加裝電梯打通“堵點”。

山東省膠州市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三級推進體系,創建“小區黨支部—樓棟長—黨員示範戶”三級推進架構,黨員幹部帶頭講解政策、及時調解糾紛,架好樓上、樓下溝通的橋樑,提升矛盾糾紛調解效能。

制定加裝方案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應當按照“一梯一策”的原則,由申請人或實施主體組織編制符合建築設計、結構安全、人防防護功能安全、消防安全和特種設備等相關規範、標準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方案。

安徽省六安市明確實施主體應當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對加裝電梯進行專項設計,專項設計應符合城鄉規劃、結構安全、消防安全、環保、應急救援和電梯管理等相關標準規範,設計方案應包含適老化內容。專項設計方案應送相應資質圖審機構進行施工圖審查並出具審查意見。進行專項設計前,實施主體須委託專業機構對住宅原有結構進行安全性檢測鑑定,出具檢測鑑定報告,經檢測鑑定不存在結構安全隱患的,方可申請加裝電梯。

天津市提出申請人或實施主體應當在查閱資料、現場勘察的基礎上,編制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初步方案,並提請區住房建設管理部門組織對初步方案進行初步會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初步方案應當包括擬加裝電梯的平面圖、外立面效果圖等,明確擬加裝電梯的具體位置、電梯尺寸、梯井高度、周邊環境和綠地綠化佔用情況等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