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機器立心
隨着數字浪潮呼嘯而來,特別是人工智能的加速演進,有人滿心期待一個全新的時代,也有人恐懼不安,擔心被替代。愛恨之間,人們站在了選擇的“十字路口”。
前不久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聚焦人工智能,讓“以人爲本”“智能向善”再次成爲熱詞。如何讓人工智能向善?“橫渠四句”中的“爲天地立心”或許能提供答案,這一儒家先賢所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爲始終處於變化發展中的社會標註了恆定的價值。
而在當下,我們能否爲機器立心,值得深思。
一
馬克思指出,能製造和使用工具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的發展史,某種程度上是一部與工具相互塑造的進化史。從原始社會的粗糙石器到如今的人工智能,人類與工具的關係深刻影響着社會發展的路徑。
比如,神農創耒、有巢氏構木爲巢、嫘祖養蠶繅絲……通過工具,人類得以更好地獲取食物、抵禦野獸,從矇昧逐漸走向文明。隨着時間的推移,青銅器和鐵器等金屬工具的應用,讓農業、手工業更加高效,還促進了文化、藝術、科學的發展。而蒸汽機、紡紗機、發電機等新型工具的誕生,則徹底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的面貌。然而,與此同時,也不斷有人表達人類會被現代技術控制和影響的擔憂。德國哲學家施本格勒曾表示,在世界的機械化過程中,“機器不顧我們的意識和意志,硬是把世界的主宰、我們和所有的一切,毫無例外地拉入賽場”。
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藉助它們處理複雜的事務,甚至探索宇宙奧秘、破解基因密碼。不難發現,工具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推動人類社會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而人類的需求和智慧又不斷髮明製造新的工具。
業內人士認爲,2024年是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應用的爆發之年。如今,人類與工具的關係已不再是簡單的製造與被製造、使用與被使用,越來越聰明的機器讓我們走到了“誰爲主、誰爲輔”的分叉口。當虛擬和現實的邊界日益模糊,人們開始擔憂“潘多拉的盒子”是否已經開啓?比如,算法是否真的客觀公正?沉溺於“鏡像世界”的人們會否淪爲“數字人”“虛擬人”?高度還原和模仿人類“心智”的機器會不會對社會倫理造成顛覆性威脅?有科學家認爲“我們或許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此時,需要我們賦予人工智能以人爲本的發展方向,使其擁有可以遵守的與人類相處的準則,始終保持人類的主體性和價值觀。
二
技術中立並不意味着價值中立。如韓啓德院士所言,“科技是車,人文就是剎車和方向盤,科技離不開人文”。爲機器立心,關鍵在於如何注入人文之魂,把穩發展方向。
向善才能向好。中華傳統文化向來崇尚“以人爲本”,核心便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完善人。這些厚植在中華民族基因血脈中的人文精神,對於智能時代平衡處理人與技術、人與機器、人與人之間現有或將有的矛盾關係,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正如此前“浙江宣傳”在《AI要聰明,更要善良》一文中提到的,人工智能的未來將往何處去?答案只有一個,那便是“以人爲本、智能向善”,我們需要從人的視角重新審視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影響,推動人工智能更好地爲人類服務。
破題才能破局。與問題相處,是每一項新技術發展的必經之路。如何推動人工智能更好服務於人,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人文命題,甚至對原有的人文知識形態、思維方式和認知機制都將是挑戰。“人類是否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人工智能是促進還是抑制人文的發展?”“在國家安全領域,人工智能存在哪些潛在風險,又該如何化解?”……面對事關全人類發展的新領域新問題,我們絕不能不管不顧、故步自封,或者囿於學科、國域之別而各說各話、彼此割裂。唯有躬身入局,走進時代田野,在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中拿出真知灼見、凝聚思想共識,引領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類。在這方面,中國一直鼓勵人文和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展跨學科交叉合作,使科技發展符合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和社會利益。
善治才能善智。人工智能在諸多領域表現出優於人腦的超凡能力,但在資本與工具理性的裹挾下卻容易失控。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網絡暴力、“AI換臉”等系列問題,還是具有超強技術演繹能力卻不具備價值判斷能力的大模型ChatGPT、Sora,都亟需道德約束和治理規範,加強對人工智能發展潛在風險的科學研判和管理。近年來,中國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發佈《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又作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機制”等重要部署,這些都將促使其朝着有利於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
三
爲機器立心,說到底,其實也是我們人類探尋本心、守定初心的過程。如何使機器更有“心”,筆者有三點感觸。
守住“人之爲人”的那一部分。無論是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還是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抑或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本質在於“勞動、社會關係和人的需要”,強調的其實都是理性、向善的精神之於人的重要性。這種精神根植於內心,也成爲我們創造整個物質與精神世界的基石。
爲機器立心,從來不是說要利用其“高效”“全能”來代替人類完成全部勞作,更不是要讓它生出自己的思想進而脫離人類的控制“自由發揮”,而是要爲其注入秩序、善良等人類的特質。因此,在與人工智能等共同生長的過程中,要讓機器知善知惡、爲善去惡,始終服務於人,而非使其“異化”“黑化”,如此,才能將其塑造成爲我們探索和改造世界的得力助手。
始終站在全人類的立場。怎樣處理好人與機器的關係,讓技術在安全的前提下增進人類福祉,是全球性也是長期的課題。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提出“機器人三原則”,試圖爲機器人設定行爲準則以保護人類。然而,科幻的想象忽視了機器的行爲首先源於人的頭腦這一事實。80多年後的當下,不顧全人類利益、把算法當算計、在技術安全領域“圈地”“切割”的做法仍不少見,也放大了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風險。
“無心”之愛並非真愛,“無心”之失亦是過失。只有相向而行,把全人類的命運放在最優先級的位置,才能使機器真正爲人所用。早在10年前,中國就提出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堅持底線思維、前瞻思考,呼籲遠見與包容,共同創造一個以人爲本、和諧共進的未來世界。
面對未來多些前瞻性思考。科幻電影塑造了許多機器人形象,如《人工智能》裡的小機器人大衛、《銀翼殺手》裡的仿生人瑞秋、《機械姬》裡的艾娃、《我,機器人》中的桑尼等等,它們都曾讓我們心隨所動,並思考人與機器的關係。很多時候,電影是現實與想象的綜合投射,展示着人們最關注和關心的話題。我們賦予機器人超高的智慧和容忍度,但當人類與機器人之間面臨危機,電影給出的答案往往是“愛”。
而實際生活中,“用愛發電”很難,用“愛”去感化機器人也並不現實,但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對人與機器的關係多一些思考,對未來世界多一點規劃,對潛在的風險多一些預防,在問題產生之前就多走一步、想深一層,危機或許就能轉爲生機。
未來的人工智能究竟是機器還是生命?答案還有待探尋。然而,未來已經在此刻埋下伏筆,爲機器立心,人與機器才能心心相印。
中國文藝網新媒體
來源 | 浙江宣傳微信公衆號
封面 | 央視新聞微信公衆號
編輯 | 白安琪
點個“在看”,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