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要創新? 儒鴻洪鎮海霸氣回「給股東更多股利」

▲工研院出書《爲什麼非要創新不可》,儒鴻董事長鎮海出席分享創新心法。(圖/記者周康玉攝)

記者周康玉/臺北報導

工研院今(19)日發表《爲什麼非要創新不可》新書,被視爲是傳產創新代表紡織股股王儒鴻董事長洪鎮海到場,和大家分享創新心法,呼應書名「爲什麼非要創新不可」,洪鎮海直言,「創新才能給股東更好的利潤,所以非創新不可。」

儒鴻從2009年以來,每年配發的現金股利只增不減,幾乎年年是以1.5倍成長,去年更達到雙位數,發出10.5元的現金股利,創歷史新高,曾被視爲是夕陽產業紡織業也因爲儒鴻不斷創新開闢了一塊藍海市場,洪鎮海說,爲什麼非要創新?創新纔有機會掌控核心價值,纔有主導權,進而有發言權與定價權重點是能夠爲股東創造更好的利潤,更呼應他豪氣的股利政策

洪鎮海說,當然研發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除了靠自己去解決,也要找到互補的盟友,他更強調行銷的重要,他表示,創新最大的辛苦,是你有產品,但不一定會有成果(即帶來營收),要去行銷纔有市場,纔會有進一步獲利。

對於今年的展望,洪鎮海說,上半年的成長力道不會很大,絕大部分的產品出貨落在6~8月,上半年營收頂多個位數成長。

而在去年10月紡織展就亮相智慧衣,洪鎮海表示,希望功能再多一些,比方說量血壓,今年應該就可以克服這問題;但有關智慧衣故障責任釐清,也還沒確定,要等到下半年才明朗

至於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引進的電腦針織提花機,目前已有超過50%的機臺到位生產,洪鎮海表示,客戶追着要提花機的產品,預計今年底設備將會全部到位。

▲工研院出書《爲什麼非要創新不可》,(右起)儒鴻董事長洪鎮海、臺泥董事長辜成允、工研院院長劉仲明、臺生材總經理廖俊仁到場分享創新心法。(圖/記者周康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