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給行業打了一管雞血

“房地產市場不是結束了,而是剛剛開始。”

“地產教父”王石向地產行業傳遞出一句久違的樂觀。

6月18日,萬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會名譽主席、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現身2023年亞布力論壇第九屆創新年會。

在主題演講中,他再次提到“活下去”這句萬科的經典口號,並稱,“這句話是有先見之明的。”

其實當時有三句話:第一句話叫“活下去”,第二句話叫“活得久”,第三句話是“活得好”。

而萬科的目標,就是“活得好”。

王石從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中看到,剛開始我國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積是5平方米,40年之後已經增長到40多平方米。

“這已經是超前的,與發達國家相比也是不遜色的。”

個人居住需求逐漸滿足的情況下,王石一針見血指出,房地產高速增長、高速發展的時代將要結束,或者實際上已經結束。

“但房地產市場不是結束了,而是剛剛開始。”

他以日本三大住宅開發商之一的【大和房屋】爲例:

30年前它的主要收入75%是來源於買地、建房、賣房、經營,而酒店、商場出租等其他服務收入不超過25%。

30年過去,情況發生了逆轉,服務收入現在佔到了大和收入的76%,而買地蓋房、建房、銷售才佔到24%。

也就是說,自持性優質資產的經營性收入,爲房企貢獻收入及盈利的比重會越來越大,賣房等賺差價的銷售型收入佔比會不斷下降。

王石說,“房地產的調整,不是說做其他的去了,還要做房地產,但更多的是如何進行建築上的經營。”

這也是萬科在考慮的,王石介紹了萬科在物流地產業務打下的一片江山,“世界最大的倉儲物流公司普洛斯,其背後最大的股東便是萬科。”

除此之外,2018年,萬科還將太古實業旗下的太古冷鏈物流資產包(上海、廣州、南京、成都、廈門、廊坊、寧波在內的7座冷庫)收入囊中。

王石補充道,轉型期的萬科很痛苦,但顯然,萬科不只想停留在“活下去”階段,“活下去還得活得久,不能活得曇花一現,萬科的目標是活得好。”

難得對房地產發聲的王石,其實志趣已不在此。

2017年,退休後的王石創立了【深石】系,圍繞自己的興趣——體育運動、健康、綠色環保進行二次創業。

王石曾提到,當國家提出“碳中和 ”“碳達峰“目標時,自己就像“老戰馬聽到了衝鋒號一樣,肯定要奔赴戰場”。

深石後面也專注於綠色技術以及環保消費品和服務兩條主線的投資。

這兩個月,深石身影頻繁出現在資本市場。

今年4月,深石(無錫)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基協完成登記備案。

該私募背後的投資機構爲深石資本,這也是該機構首個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實控人則爲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

據瞭解,無錫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零碳”城市,江蘇許多新能源的優勢產業都位於無錫。

今年5月,綠色低碳投資平臺啓城綠色科技(深圳)集團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主要業務爲建築材料銷售;碳減排、碳轉化、碳捕捉、碳封存技術研發等,該集團董事長爲萬科集團創始人、深石集團創始人王石。

早年從萬科退休時,王石曾有個決定:以後若再創業,將不再從事房地產業。

但在創業過程中,還是難以避免與地產賽道接觸。王石接下的低碳減排項目,就包括居民樓、寫字樓的減排改造和產業園的綠色低碳升級。

不過現在的王石,談生意少了,談情懷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