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攢金珠靠譜嗎
來源:經濟日報
□ 隨着金價上漲,攢金珠成爲一種熱門的投資和理財方式。然而,個別電商存在貨不對板、逾期發貨、客服已讀不回等問題,其中,有些不法行爲侵犯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權,擾亂了市場秩序。
□ 網上攢金珠的銷售方式,因涉及某一特定時點對黃金的買賣交割而脫離了現貨交易,具備了一定的“類期貨”特徵。期貨的風險比現貨要高很多,一旦黃金價格大幅波動,就會產生風險溢出。
近年來,隨着金價上漲,攢金珠成爲一種熱門投資和理財方式。有消費者表示,自己熱衷於買金珠就是因爲相較於一次性買個金首飾,買金珠不會很心疼,攢起來更有動力。然而,這股看似吸引人的攢金珠潮流背後,卻隱藏着一些消費陷阱。有消費者投訴,個別電商存在貨不對板、逾期發貨、客服已讀不回等問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
消費者丁女士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她在網上刷到一篇如何“薅羊毛攢金珠”攻略,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就按照教程買了一顆,每克價格確實比市場價便宜了10多元。具體是,每天在某電商平臺的“簽到領現金”頁面搶優惠券,然後做各種任務兌換元寶,最後從特定活動界面進入直播間將元寶兌換成紅包,在指定商家店鋪購買金珠時進行抵扣。
丁女士表示,自己一共通過做任務低價買了3顆金珠,共0.08克,但是因爲總量沒攢滿1克,商家需要在60天后才能發貨。等待了兩個多月,最終卻只收到2顆共0.04克的金珠。到貨之後聯繫商家,客服一直已讀不回,去直播間詢問卻被拉黑了。
將自己的遭遇發到社交平臺後,丁女士的評論區聚集了不少有類似經歷的消費者。“發貨慢、克數少,退差價更是難上加難,看見金價漲了就說不按實時金價退款。”“我買了13顆金珠,結果只收到1顆,而且總克重還少了0.23克。”“我收到的也都比直播間頁面上寫得少,客服還說是因爲我自己的秤不準。”“我去黃金回收的地方賣,結果燒了之後只剩下不到一半的重量。”
長期從事黃金回收業務工作的安浩介紹,網上賣金珠的水很深,不同的金珠純度有差別,很多金店回收時並不認可這些來路不明的金珠。之前摻入銥、鎢的假黃金基本可以通過儀器或者水平法檢測出來,但現在經常會摻入與黃金密度接近的錸,光譜機在未添加“錸譜線”時,測金儀很難將錸和黃金的峰位區分開來。所以,這些假黃金在經過加工、熔化、提純後,黃金克重會嚴重縮水。
有律師表示,上述電商的行爲侵犯了消費者公平交易權,擾亂了市場秩序。如果經平臺協商仍然不成功,可以就此問題依法向經營者住所地或經營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一批線上主打小克重“金豆子”“攢金豆”的電商密集關停,消費者預購的黃金很多都無法提貨。這批線上金店的運營模式大多與丁女士購買金珠的商家類似,支持1克起購買黃金,攢到一定克重以上可以兌換實物黃金。在營銷手法上,也默許部分用戶使用電商平臺優惠券“薅羊毛”,以低價購買黃金。
有業內人士表示,正常的黃金買賣都是實物交割,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是像網上攢金珠這種銷售方式,實際上因涉及某一特定時點對黃金的買賣交割而脫離了現貨交易,具備了一定的“類期貨”特徵。期貨的風險比現貨要高很多,一旦黃金價格大幅波動,就會產生風險溢出。有些網店在平臺的保證金並不多,金價大漲時,有可能選擇不發貨跑路,畢竟違約成本不算高。
“無論是小克重的金豆,還是大克重的金條、金磚,如果消費者以投資爲目的購買,那就更需要注意避開風險。”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提示,黃金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波動較大,投資者要有一定的風險規避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基本的投資理財知識,最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不要盲目跟風。對於自己不熟悉的理財產品,要提高警惕,避免被不法分子盯上,造成財產損失。 (經濟日報記者 勾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