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世界新秩序下的中俄關系

社評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8日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正處於歷史的最佳時期,比冷戰時代的軍事同盟更強大、更可靠、更先進。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莫斯科受到西方制裁,轉而大幅強化與北京的關係;北京從2017年開始也面臨來自華盛頓的壓力,需要更安全的能源與周邊環境,雙方一拍即合。

俄中取暖 一拍即合

拉夫羅夫是在總結2023年工作結果的年度新聞發佈會上,回答新華社記者關於中俄關系的問題時做出的表述。他還指出,雙邊貿易額已大幅超出原本預計的2000億美元,未來還將持續上升。拉夫羅夫強調,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約90%的貿易是以本國貨幣進行。

大陸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俄羅斯對中國大陸出口原油1.07億噸,同比增長24%,成爲中國最大原油供應國,比第二名沙烏地阿拉伯8600萬噸高出許多。中俄快速增長的經貿來往,不僅強化了雙邊關係,也成爲俄羅斯抵禦西方制裁的緩衝。這也讓俄羅斯經濟不但沒有因爲戰爭崩潰,反而還持續增長,更成爲俄國打持久戰的底氣。

根據美國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的年度預測報告,烏克蘭戰爭今年內將進入轉捩點。烏克蘭若短期內無法解決兵員與武器供應不足問題,並調整作戰目標,最快會在一年內被迫接受事實上的分裂,烏克蘭和西方或許無法接受,但將會成爲現實。

最近美歐國家右翼民粹主義擡頭,川普迴歸勢不可擋,加上中東危機擴大,烏克蘭想從西方國家取得源源不斷的資金與武器越來越困難,歐亞集團預測成真的可能性極高。俄烏戰爭未必會以俄羅斯的全面勝利告終,但可能在烏克蘭喪失東部領土的情況下達成停火。歐盟爲了挽救自己的經濟以及解決內部的矛盾與衝突,將接受現狀並重新調整與俄羅斯的關係。

從中美俄三角的大戰略角度看,川普執政後期美中對抗、遏制中國崛起成爲美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但對如何處理對俄羅斯關係,美國內部有不同的意見。拜登的戰略構想是對北京發動一場集團對抗的「新冷戰」。拜登介入俄烏衝突原本有三大戰略目的,一是北約東擴,削弱俄國實力;二是重振北約,團結盟友,恢復美國領導力。三是吸引資金與製造業迴流美國。

西方抽身 烏戰受挫

拜登並不介意中俄甚至伊朗的結盟,這有助於強化「民主對抗威權」的論述,團結盟友與美國內部。兩年多下來,俄國並沒有因爲俄烏戰爭動搖國本,對中俄的輿論戰也因爲經濟誘因不足大打折扣,反而促成中俄更親密的結盟以及美元霸權備受挑戰。這些戰略目標目前看來,除了經濟目標達成外,政治上的成就是團結了西方盟國,但是這一點,很有可能在川普回鍋後難以維繫。

俄烏戰爭強化了中俄關系,但不宜用冷戰結構的中美俄戰略三角來看待「後俄烏戰爭」的世界秩序。特別是中國大陸在經濟上與美歐深刻鑲嵌互相依存,無論中俄關系再重要再密切,中美關係以及中歐關係都無法被取代。西方國家作爲技術與資金的重要來源以及主要出口市場,北京還是希望改善與西方的關係。俄烏戰爭結束,西方再難拿中俄關系說事,更有利於北京改善與西方關係。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日前訪美,應邀在「美國對外關係協會」上致詞。他對美國學界與媒體表示,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創建者、受益者、維護者,中國不尋求改變現行國際秩序,也不會另起爐竈,再搞一套所謂新秩序。話雖說如此,北京未必全然接受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但是對於國際秩序改變的幅度、速度與力度,觀點與立場絕對與俄羅斯不同。

李強總理最近帶着龐大的代表團出席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宣示中國大陸開放市場的決心不變,也可以看出北京對國際秩序的看法與做法。無論俄烏戰爭的變化以及中俄關系的發展,可以預見北京無意回到冷戰對抗的老路,西方也意識到這一點,出於現實,也正在微調對北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