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綠蠵龜剩1只! 母龜「生產被觀看」寧願掉頭不上岸
▲ 在臺灣海域出現的海龜是綠蠵龜品種。(圖/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提供,未經同意請勿取用,下同)
臺灣的小琉球、蘭嶼、澎湖、東、南沙羣島,及遠至太平島,這六個離島都是綠蠵龜最喜歡的棲地與「產房」。但因爲多年來,因爲捕殺、觀光客與海洋污染,讓美麗的海龜越來越少。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澎湖望安的綠蠵龜今年只剩下一頭上岸,讓研究團隊非常沮喪。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研究海龜23年,在臺灣附近迴游的特有種就是「綠蠵龜」,目前小琉球海域是海龜最多的離島。統計數據中顯示,臺灣海龜數量的最高峰出現在1997年,使澎湖望安更有「綠蠵龜故鄉」的美稱,這20年來的紀錄卻發現望安的海龜數量是逐年下降,直到去年只有一隻上岸,而且還是個「老傢伙」了,這是個「滅絕」的現象;程教授解釋,一般來說「地區物種在單數、不具延續能力時就可被稱『滅絕』」,就是這點令研究團隊非常沮喪。
程教授說,爲了解人爲行爲對海龜的影響,團隊在望安母海龜身上做衛星追蹤的標記,藉此來判斷海龜消失地點,結果卻發現問題並非完全來自陸地,透過追蹤器信號,牠們遊過海峽中線時就失聯,推測原因極有可能是被該海域的大陸漁民將海龜捕獵去中國販賣了。
另一個影響海龜不上岸的原因是,臺灣離島地區觀光日漸興盛,如小琉球、蘭嶼都因可以近距離觀賞海洋生物,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朝聖,或是夜間觀察潮間帶生活的體驗行程,但這些行爲對海龜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干擾。因爲綠蠵龜的寶寶都有「向光性」,因此母龜都會趁着夜晚且選擇無人之處「生產」,爲的就是讓孩子孵化時可以安全的爬向較亮的大海,若母龜認爲「這海攤有危險性」,就會放棄原先的產卵處,長久下來,觀光客是增加了,但海龜卻不再上岸。
雖然望安地區海龜僅存一隻,但蘭嶼地區的海龜數量,卻是令他們大開眼界。他分析,在這個地區的海龜都隨着黑潮暢遊至日本琉球羣島保護區,然後再到蘭嶼的海岸,但由於訊號器電池沒辦法追蹤這麼遠,因此牠們從哪一個海域回來就不得而知,不過對照DNA定序資料,牠們確實都健康的回到「蘭嶼的家」。更令人開心的是,從數量上來看,每年上岸的海龜還會帶着6~7成的新成員。
▲▼受傷海龜。
程教授指出,促成海龜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統計,每年受傷或死亡被衝上岸邊海龜約有150頭,今年推測可能還會再多一些;從民衆的通報中,就約有三分之二的數量在被發現時都已身亡。他說,除了捕獵還有些是受到漁船、海洋垃圾毒害的下場,因爲海龜天性「好奇」,主要以漂浮海草、海藻爲食,有時也會想追捕魚類,但海洋上漂浮的垃圾,如吸管、塑膠袋等,卻也會引起牠們吞食的好奇心。
▼ 保護海龜生態,民衆到海岸應該做好「不打擾」與「不丟垃圾」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