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回補 16檔三強股蓄勢待發

臺股重返季線後震盪拉回,短線操作可鎖定外資10月來轉買、9月營收年月雙增、KD指標正向之16檔「三強股」。圖/本報資料照片

16檔「三強股」蓄勢待發

美國9月通膨率略超預期,臺股重返季線後震盪拉回,惟專家分析,外資第三季調節下重手大賣逾3,700億元后,本季有望展開回補,短線操作可鎖定外資10月來轉買、9月營收年月雙增、KD指標正向之「三強股」,中石化(1314)、裕隆(2201)、一詮(2486)等16檔蓄勢待發,搶搭外資年底反手拉擡順風車。

外資近來買盤明顯回溫,雖13日小幅回吐60.85億元,然10月來外資仍由賣轉買、單月累計買超9.89億元,法人指出,外資第三季手刀砍出臺股超過3,700億元,研判第四季持續大舉調節機率不大,現階段可篩選外資逆勢回補股,卡位第四季多頭先鋒。

篩選外資第三季站賣後本月反手回補逾千張,且9月營收年月雙增、KD正向但未過熱之個股,共有中石化、裕隆、一詮、遠東新、金居、十銓、耿鼎、臺亞、玉晶光、欣陸、虹堡、美律、映泰、宏達電、華新、旺矽等16檔,外資期間累計買超1,313~2.88萬張。

外資第三季瘋狂提款3,738.78億元,臺積電淪最大受災戶,期間遭狂賣1,139億元,較去年同期高出近1倍,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臺積電美國設廠進度遞延、3奈米大量投產也恐稀釋毛利率,19日法說會未必會釋出利多消息,但先前外資超賣成爲優勢,未來外資一旦回心轉意,就會是熱錢進駐首選,整體權值電子股均有望成爲買盤重心。

中石化、裕隆13日受到外資極力追捧,大舉買超2.55萬張、1.76萬張,分別高居外資單日買超冠亞軍,助攻其股價逆勢上揚4.69%及1.31%。中石化受惠公司調整銷售策略、積極擴大市佔,PA等尼龍體系產品出貨量也明顯增長,推動9月營收以28.44億元寫下16個月來新高。

裕隆則坐擁「雙利多」,公司預估旗下品牌車納智捷首款國產電動車n7先前2.5萬張預購單,將有30%轉爲實質訂單,規畫明年1月中開始交車,而新店裕隆城9月也正式開幕,激勵其股價13日最高衝破9字頭,將戰6月初前高壓力區。

展望本週,羣益投顧指出,特斯拉財報以及鴻海科技日、臺積電法說會均是市場關注焦點;鴻海科技日市場將聚焦電動車、輝達(NVIDIA)概念股,臺積電法說會則以矽光子、先進封裝爲主要亮點,相關題材股將成短線選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