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眼裡的美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您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美國人那麼驕傲,其他國民們怎麼看?美國人自己倒是對現有的生活狀態和生活方式早就熟悉了,但那些初來美國的外國人呢?一開始想必是難以融入的,陌生,思鄉,百感交集。爲了瞭解外國人的看法,小編特地從各國網站搜刮了一些針對外國居民來美國旅遊前必須瞭解的一些事項,讓我們先睹爲快!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人在其Lifehacker網上貼出的“遊美國必須謹記的十大注意事項”中就有提到這樣兩點:一是澳洲人來美國最摸不清頭腦的就是“美式個性”,我們的某些行爲往往在他們眼中成了一種怪癖;其次則是美國最習以爲常的“餐後小費”,澳大利亞人覺得很疑惑,爲什麼結賬時總會多出一筆消費?這兩點還算比較“正常”的,最令我們“捧腹”的要數該篇作者對美國爲何不懂他國口音的解釋:
“美國人都很友好,但很少外出旅行,因此他們很難聽懂別國語言,並且通常都是通過南美洲人才接觸他國口音的,門路很侷限。”
英國
BBC America上有一篇文章給打算夏天來美國遊玩的英國人提了這麼幾個點子:一、美國的夏天太熱了,紫外線也特別強烈,去前一定要想清楚;二、美國南部居民衣着比較“奔放”(甚至不穿),他們很樸實,即使不小心說了句不太文雅的話,也要道歉半天。三、美國人對很多事都很敏感。在美國,不要談論美國的政治宗教,槍支管理,多少美國人持有護照,肥胖症問題以及戰爭等等。英國人通常愛好邊品酒邊討論,美國可“不好這口”,尤其是在社交場合與陌生人交談時,更不習慣這樣。
中國
來自中國的這篇文章在谷歌翻譯裡呈現的標題是“美國style-美式習俗與慣例”。“美國男女一般交往隨意,吃飯、看電影、約會,這在美國都是小兒科。至於彼此熟絡後,牀上的‘那點事’在他們看來也是高興就好。男女中任何一方都可提出‘要求’,不過通常都是由男方提出。”
德國人可不是“好惹”的。德國一博主Otto Buchenegger在其博客裡這樣評價美國人:“我們對美國人最大的不滿就是他們太膚淺,太蠢!”
“他們太過於追求原始感覺,例如在公共海灘裸泳抑或當衆換衣服,這根據德國聯邦外交部頒佈的法令來看是不合法的,必然要引起公憤,導致不快。”
以下這篇您可得好好讀讀。該文是一位印度人在Quora上分享的他關於美國的內心感受:
“一般來說,胖子很難得到尊重。肥胖則意味着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任。如果你又瘦又高(但也不用太高),往往能更受人尊重,也能得到特別關照,甚至在消費時得到的服務也更爲優質。”
同時,Redbus2US.com的博主提到:在美國,多說“謝謝”有百益而無一害。“美國人常說‘謝謝’,在那裡,表示感謝成了一種常見的禮儀文化。”說是這麼說,可是兄弟,“謝謝”在哪不都是受歡迎的嘛!
該博主還建議到:“美國與印度的習俗大有不同,就像電腦,在家運行的再好,出了家門可就說不定了。我們總是習慣與朋友勾肩搭背,以示友好親密,但這要在美國,你把手搭在朋友的胳膊上,絕對會被認爲是同性戀。這也就可以解釋,爲什麼你初去美國,遇到已在美國生活的好朋友,你想離他更近一地,以示親密,他卻似乎在刻意避開你。讀到這,你也就不必再苦悶疑惑了。”
這個巴西旅遊資訊所很可能還沒感受過新奧爾良州的狂歡節,所以纔會覺得:天哪,我們這是來到了警局嗎?請記住:狂歡節當天,絕不能在大街上飲酒,付小費雖不強制,但絕對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加油站沒有服務員提供幫助和監督,警察隨處可見。
“在美國想要保護隱私?我勸你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吧!”一位現已生活在紐約的法國友人在其博客上如抱怨到:“美國的牆都是形同虛設,隔板甚至不着地面,看到洗手間隔壁的人的鞋,聽到各種噪音,呵呵,見怪不怪了。門?似乎從來沒關緊過!有時透過門縫還能‘問候下’正在裡面‘辦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