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微短劇產業健康發展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廣播電視局聯合發佈促進微短劇產業發展系列新舉措,從培育經營主體、加速產業集聚、鼓勵佈局海外等方面共出臺9條措施,並配套推出4項扶持計劃,旨在推動微短劇全產業鏈加速發展,力爭在3年內推出300部以上精品微短劇,培育壯大10家行業龍頭企業,推動實現年度微短劇產業規模達到150億元,同時在立足上海城市定位和資源稟賦基礎上,打造上海城市IP,重點突出精品內容的引領性、產業園區的集聚度、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區級政務服務的功能性。

互聯網時代,傳統影視劇由於製作週期長、投入成本高等特點,已經難以滿足觀衆碎片化、即時化的觀看需求。因此,微短劇憑藉投入低、製作週期短的優勢異軍突起,逐漸成爲一種互聯網新風向。在這一背景下,相關部門及時打出助力微短劇產業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將有望培育文化創意產業新增長點,進而打造空間集聚、創作活躍、服務精準、科技賦能和健康有序的微短劇高質量發展產業生態。

面對微短劇這一新熱點,政府層面主動作爲,釋放政策紅利,將吸引更多優質人才加入微短劇這一新賽道,催生更多優質微短劇作品,讓微短劇產業朝着“打造精品力作,構建良好生態”的方向前進,進而打造以微短劇爲引擎的產業高地。例如,上海相關部門將在每年統籌設立5000萬元的上海網絡微短劇產業引導經費,實現對微短劇全產業鏈的扶持與獎勵。借政策的“東風”,微短劇《大媽的世界》成功出圈,成爲全國首批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網絡視聽節目的微短劇作品之一。

打好政策“組合拳”,將助推微短劇“影視+城市IP”的打造。《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迅速攀升至373.9億元人民幣,較上一年度實現增長267.65%。這種爆發式增長不僅反映了微短劇內容創作市場的繁榮,更體現了其作爲一種新型傳播媒介,在聯動文旅資源、帶動地方經濟、推廣地域文化等方面展現出的強大能量與潛力。“文旅微短劇”創作已然成爲新風向,而政策的引領將不斷挖掘地方文旅資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IP,進而以高品質“文旅微短劇”爲文化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內生動力,也將推動文旅產業長期向好發展,使“文旅+微短劇”成爲傳播營銷的新引擎。

扶持微短劇,同樣是提升國際傳播軟實力、實現優質作品“出海”的重要方式。在國際傳播中,如果以宏大敘事爲主,對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和受衆思維習慣缺乏考量,可能導致傳播過程出現“文化折扣”現象,難以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而微短劇的“出海”,則是實現破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小切口”“故事化”的方式,微短劇採用海外受衆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敘事方式,創新話語傳播路徑,找到文化交流的貼近性。在新的國際傳播環境下,政策助力微短劇持續走出國門,有助於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和新表述。

然而,微短劇在“井噴”階段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作品爲快速投放而粗製濫造、爲博眼球而格調低下等,這將對健康的創作生態和商業循環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於職能部門而言,除了加大力度做好精品微短劇的扶持外,更應加大把關力度,開展專項整治及行業規範等工作,通過監管,促使微短劇製作方更加註重內容質量,推動整個行業健康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唐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