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外貿海運高質量發展(開放談)

真 虹

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量的90%通過海上運輸完成。海運在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經貿合作、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過程中擔負着重要角色。目前,海運在中國外貿格局中的主導地位正在繼續強化。2023年,全球海運總量爲123.7億噸,中國外貿海運量超37億噸,全球海運中“中國因素”作用更加明顯。

從品類看,中國外貿海運中的高附加值貨物佔比逐年增加,外貿貨種逐步向輕質化、高值化發展,反映出中國參與的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同時,能源和原材料貿易也保持了在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地位。

從國別看,除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貿易伙伴外,中國同新興市場國家的跨境貿易和外貿海運的繁榮已催生結構性變化。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的一項跟蹤研究爲例:研究發現,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區域貿易迅速發展,驅動域內集裝箱海運量提升,使東盟作爲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日益鞏固。

從海港吞吐量看,國民經濟整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支撐了中國沿海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長。在外貿需求回暖帶動下,2023年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歷史性突破3億標準箱,同比增長4.8%。全球十大集裝箱港口中,有6個是中國大陸的港口。其中,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4年保持全球第一,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展望未來,隨着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加速重構、中國自身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中國外貿海運格局也將隨之變化。一是大宗能源和原材料海運貿易量增長趨緩,貨物附加值較高的集裝箱海運量有望持續攀升。以東盟爲主要貿易對象的區域性外貿海運佔比有望加速提升。二是海運將進一步融入供應鏈服務的全過程中,適應企業對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的追求。“端到端”服務的普及和優化,成爲集裝箱海運發展新趨勢。三是以數字化、智慧化和綠色化爲特點的海運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海運業向綠色低碳方面轉型,帶動海運和沿海港口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在此背景下,推動中國外貿海運高質量發展,應充分適應區域性貿易快速發展帶來的新變化。一是更好對接RCEP經貿規則。在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下,中間產品在各國之間多次進出,導致集裝箱海運貨物結構、區域產業佈局均發生變化,這應當引起從業者的重點關注。二是更好適應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智能航運的發展趨勢。碼頭運營商應因地制宜對碼頭進行智能化改造,加快船舶數字化技術應用;港口企業、航運企業、港務管理機構應關注全球綠色航運發展中出現的新趨勢,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作者爲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