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翔文/「小曉」:冷靜節制的家庭風暴
陳意涵(左)和林品彤在「小曉」飾演母女,相愛相殺。圖/Catchplay
說來巧合,我心目中今年最好的兩部臺灣劇情片「老狐狸」和「小曉」,不約而同都選擇從兒童主角出發,引入成熟的大人觀點,講述嚴肅的命題。前者是殘酷與溫柔抉擇的價值觀大哉問,後者則是站在對立面角度看世界的良善提醒。雖然眼前「小曉」的話題都集中在金馬影后林品彤的表演,但事實上新銳導演靳家驊冷靜節制的調度,更是成就這部作品的重要關鍵。
「小曉」整部電影幾乎就是3個主角的故事,若更縝密地分析,根本是集中在陳意涵與林品彤母女的相愛相殺。女兒有嚴重的過動症,無法控制思緒和情緒,經常成爲家庭與學校的頭痛人物,年輕美麗的母親長年扮演近乎單親媽媽的身心壓力,造成母女之間越來越嚴重的衝突。劉俊謙扮演的老師便巧妙地「夾」在兩人之間,偶爾潤滑、鬆動其緊張氣氛,但更多時候反而隱隱催化了既曖昧又尷尬的扭曲關係。
靳家驊從選角上就已成功建立這份複雜度。年輕英俊、溫文儒雅的劉俊謙顯然刻意美化了這個老師角色,成爲這對母女之間的慾望體,倒不一定是說女兒也對老師有遐想,而是本身就是外遇對象的他,似乎又在跨越道德線之外,更激起了母女間某種心理上的競爭與佔有慾,合理撞擊出電影后段一波波襲來的衝突戲碼。
這也使得「小曉」的所有爭執爆發戲都不流於八點檔式的灑狗血,除了過動症的核心議題,亦放射出更多包括家庭婚姻、親子關係的本質問題,以及學校教育的盲點與同儕壓力的可怕;最終,其實還是直指人心經常忽略的溫柔體諒。「小曉」不斷在提醒我們常以個人本位主義立場看事情的人性習慣,即使是最親近的母女,都可能望不穿那表面後的真相,更何況是其他人呢?
這樣一個故事很容易拍成失控的濫情戲,但靳家驊異常冷靜,不過度貪心,唯一吹毛求疵的是父親角色,目前看來的結果反而顯得有點畫蛇添足,還不如一直讓他成爲隱形的道德陰影要來得更好。不過從一開場游泳戲的破題,到兩場颱風戲的強大意象,甚至是貓頭鷹對兒童心理的象徵,都看得出導演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小曉」雖然題材上不太討喜,但卻有着一直刺激觀者往內思考的強大後座力,無論看門道或看熱鬧,它都是不容忽視的年度佳作。除了林品彤光芒萬丈,陳意涵、劉俊謙亦交出了同等質量的表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