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CA理事長 李長明:PCB業分散生產風險成趨勢

TPCA會徽下代表雙贏的LOGO及「提升產業競爭力,凝聚會員,共創永續新價值」,即爲理事長李長明擬出的協會宗旨。圖/傅秉祥

TPCA理事長李長明上任迄今四年來,殫精竭慮爲兩岸PCB籌謀策劃,穩健帶領TPCA會員面對新冠疫情爆發、疫後復甦、俄烏戰爭、中東戰爭爆發地緣風險等挑戰獲得肯定,瞄向2024兩岸PCB發展藍圖與擘劃,記者特採訪李長明。

問:迎向2024年,理事長如何帶領含臺商於2022年創下臺幣1.32兆元營收、連續11年產值世界第一的PCB產業發展及國際化佈局?

答:近年受美中貿易戰及兩岸局勢緊張,客戶要求「China+1」以避免僅在中國投資而多元化到其他國家發展,此舉促使PCB產業鏈產生新佈局,近兩年來印度及墨西哥都積極對PCB產業招手,墨西哥電子製造相對較成熟下,然而對PCB產業而言印度及墨西哥現階段較不合適,肇因PCB製程複雜、缺乏PCB工程師和勞工資源、與臺灣距離太遠、語言不同交流成本高,整體營運綜合成本高。

反觀泰國憑藉政策優惠、較完善的基礎設施、產業聚落集中成爲PCB海外佈局首選,泰國曼谷周邊可望成爲繼臺灣桃園、大陸崑山與湖北之後另一個臺商PCB產業重要聚落,目前兩岸PCB同業約20家決定落腳泰國,包括世界排名前20大的大廠,如欣興、臻鼎等,目前華通、滬士電等更已在建廠中,最快2024年底就可量產。

問:值俄烏、以巴戰爭引發地緣緊張,理事長如何看待這些不確定因素對PCB業影響?

答:我認爲能源短缺與通膨將致使全球消費力下滑,加上庫存去化未完成更如雪上加霜,迎來的必然是經濟蕭條!全球原本引頸期盼的後疫情復甦卻又受到俄烏、以巴戰爭衝擊,雖然PCB在這兩個戰爭區域佔比小,但仍要從需求面觀察戰爭引起的通膨會否限縮消費者支出?另也要從客戶端來看客戶因應地緣政治緊張影響供應鏈安全與穩定下,要求生產風險分散將成爲長期趨勢。

問:面對全球淨零排放及能源轉型,協會已訂下逐步實現2030減碳30%、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理事長將如何帶領會員廠商達標?

答:面對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風險,TPCA於去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於2023年發佈臺灣PCB產業低碳轉型策略,宣告臺灣PCB產業2030減碳30%、2050淨零排放,將以自主節能、再生能源、負碳/碳交易爲三大推動主軸,朝九大面向展開39項產業行動方針,再輔以27項政府建言,暢通產官溝通,藉以實現2030自主節能減碳18%、再生能源使用達30億度之階段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