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中日軍事對峙升高 外交解密文件點出化解僵局關鍵

中共軍艦與俄羅斯軍艦年度聯合編隊戰略巡航,就是以航經日本週邊航道對日施壓爲主要目標。(圖/新華社)

近幾年來,爲因應美軍與日本在琉球與東海的演習活動,中共大幅加強了在日本週邊海空領域進行演練與武裝巡航,中日關係已到了箭拔弩張的地步。日媒這幾天連續公佈了數件日本外務省最新解密文件,涉及1991年兩國總理會談時有關「不構成對方軍事威脅」的相互保證,並因此促成日本天皇首次訪華的外交秘辛。其中日本計劃在海灣戰爭期間派自衛隊與撤離難民的問題,更被北京解讀爲有意爲干涉臺灣問題,顯見要解決兩國錯綜複雜的關係確有極大的難度。

中國與日本於1972年建交,1978年簽訂友好合和平條約,日方提供中國數兆日元貸款,成爲改革開放初期重要的外匯來源,雙方關係開始升溫。1989年1月日本裕仁天皇去世,當時中共派遣特使出席葬禮,同年4月總理李鵬訪日。北京六四事件之後中國遭到西方國家抵制,1991年日本首相海部俊樹率先訪問中國,是西方已開發國家首位在1989年之後訪問中國的政府首腦,此後中國極力突破外交困局,爲加速經濟發展開拓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積極推進日中關係,他姿態極軟,曾到南京去爲戰爭死難者致歉。(圖/騰訊網)

據日本外務省解密文件指出,1991年日本首相海部俊樹訪問北京,在接受中共總理李鵬晚宴時談到希望實現日本天皇訪華,最後由接替海部的下一任首相宮澤喜一在1992年實現了日皇明仁夫婦訪華的歷史性事件。

在海部俊樹的推動下,日本天皇明仁(右)在1992年對中國進行歷史性的訪問,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前往機場迎接。(圖/中新社)

解密文件還指出,海部俊樹與李鵬在會談時曾互相表示無需擔心會構成對方的軍事威脅,海部俊樹就日本將走向軍事大國化的說法表示,「這是不可能的,日本國民對過去有着很強的反省,發誓再也不會進行戰爭,不用擔心。」「正如過往歷史所教導的那樣,相互爭鬥對亞太沒有好處。」李鵬在與海部會談時提及中國軍費是300億元人民幣(按當時匯率相當於約8000億日元),僅爲日本的1/5,因此日本不用擔心。當時日本1991年度的防衛經費爲約4.4兆日元。

日本天皇明仁夫婦訪問中國是中日關係的歷史性事件,也是中日關係最好的時刻。(圖/中新社)

1989年北京政治風波令日中關係降溫,1991年海部訪華令關係回暖,中日首腦會談有意通過對歷史和軍事議題的妥善處理,來構築彼此的信賴關係,這也許能爲如何改善當前逐漸走向緊張局面的日中關係提供一些參考。目前日本2022年度國防經費爲5.3兆日元,而中國爲1.45兆人民幣,換算成日元相當於日本的5倍之多,兩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經過30年來已經有極大的不同。加上冷戰已經結束,全球戰略格局大幅改變,亞太地區的形勢已因中國崛起而完全改觀。

安倍晉三擔任首相時期,對中國態度極柔軟,可惜時機不對,正趕上美中矛盾加劇時期,以致對中外交毫無建樹。(圖/中新社)

中日關係近幾年來的各種磨擦,也許正反映出新的亞太與全球形勢下重新塑造中日關係的必要性。兩國近年在釣魚島主權爭議已有多次海上衝突,琉球羣島海域日美演習與美軍基地部署問題,纔是真正讓中國感到芒刺在背,因爲它影響了中國以武力威懾方式來統一臺灣的策略,因此持續派機艦在日本週邊海域活動,甚至拉着俄羅斯實施海空戰略巡航來對日施壓。

日美演習與美軍基地部署問題讓中國感到芒刺在背。圖爲遼寧艦連2日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上起降艦載機,日方派出雲艦與導彈驅逐艦監控。(圖/新華社)

處於美中爭霸形勢下,日本的選擇不多,但它不必做爲美國的馬前卒,以其強大經濟實力,倒是可以成爲美中在亞太競爭的緩衝區,甚至能發揮避免美中爆發軍事衝突的重要角色。對北京方面只要拿捏好臺灣問題的分寸,雙方關係壞不到哪去,至少可以先解決這多年來軍機與船艦持續騷擾的問題,與中國的經濟關係也能改善。只要在美中之間能做到左右逢,說不定未來避免美中軍事衝突、建構亞太和平願景,日本還能發揮其他亞洲國家無法取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