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26省千萬人受災 陸特大洪澇災害纔剛開始

6月以來大陸各地普降暴雨氣象部門已連續23日發出暴雨警報。3周來已有26省市大雨成災,超過千萬人受災。圖爲重慶巫溪縣洪水氾濫淹沒城市街道農田基礎設施都受到嚴重破壞。(圖/新華社

大陸今年洪澇災害令人格外憂心,原因有二:一、今年未進入汛期前就已有多地出現記錄大雨與水災,才進入汛期,各地災情回報更快速增加,若到了7月中下旬主汛期,災害規模可能會創下本世紀以來的記錄;二、大陸各地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城鄉農業生產商業活動都受到極大衝擊,纔剛開始準備恢復就遇上大規模水災,對糧食供應與民生需求造成的破壞將是前所未見。

2020年才進入汛期,僅6月就已連續23天發佈暴雨警報,各地洪澇災害已造成包括廣西貴州廣東湖南江西、重慶等26省(區、市)共1256萬人次受災,63.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23.2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而這還只是汛期的剛開始,依大陸水利部門估計,進入主汛期後,災害規模還可能再擴大。

今年洪澇災害的嚴重性在延期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已經透露,大陸國務院水利部長指出,按規律,厄爾尼諾現象結束後,當年可能發生較大的災害。今年氣象年景偏差,可能出現最不利的情況,南北方都有可能出現較大的洪澇災害,局部可能會有較強的區域性旱災颱風登陸的個數強度也可能較大,要做好應對大災的準備。爲此,年度防汛檢查也提前開始。

至於洪澇災害成因已是大陸多年的老問題,目前許多關注長江洪水是否會影響三峽大壩的安全,但這類消息之所以過度氾濫,主要還是媒體爲博取眼球所進行刻意炒作。專家指出,長江自三峽建壩後,主河道還沒發生過水災,沿岸多年來的水災都是發生在支流,以目前各地災情來看確實也是如此。

而各地水系與支流災情主要還是來自過度開發,農民圍湖造田或與河爭道進行商業開發,大雨一來,水路受擠壓漫入居民區造成洪澇災害。經濟高速發展30年,過度開發的例子隨處可見,現在正開始要爲破壞環境付出代價。

另一個今年洪澇災害特別嚴重的原因則是氣候變遷現象,全球暖化引起多發性極端氣候。在這種集中暴雨打擊下,加上過度開發對原有水文環境的破壞,形成大規模災害也只是遲早問題。

今年比較讓人擔心的是疫情之後,大陸各地城市與鄉村的經濟生產都受嚴重破壞,基層人民用於防災積蓄已幾乎耗盡,如果在疫情受控後剛要恢復生產時遇上大災,可以想見廣大農村鄉鎮的人民生活的苦況,必須大量預備救災的糧食與民生物資,否則災後的社會動盪會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