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別把公信力不當一回事
孔子說「人無信不立」,所謂「信」就是誠信,就是說人不能說話不算話,或者去說假話欺騙別人,否則就難以立身。同樣,我認爲「官員無信不立」,而我所謂「信」就是公信力,就是官員不能失信於民。然而,時下有些官員卻把「公信力」不當一回事。
有些官員,新官上任伊始,唾沫飛濺地誇下誓言「永不腐敗」,有的官員還說什麼如果他腐敗就從他一直槍斃到他的孫子,然而背地裡卻大肆受賄索賄,成了腐敗分子。試問,這樣表面誇廉潔內裡毀誓言的腐敗官員,能有多少公信力?有些官員,自己或者下屬出問題了,不是勇於擔責,而是千方百計去遮掩,甚至不惜顛倒黑白歪曲事實。試問,這樣只顧私心不願面對真相的官員,又能有什麼公信力?
有些官員,爲了平息上訪,竟然對所謂「刁民」(上訪者)動了詭計,先是答應「刁民」鉅額賠償的要求,並信誓旦旦地和「刁民」們簽字畫押:只要你們不去上訪,政府全然兌現賠償計劃。然而,當「刁民」真的打消上訪念頭,喜滋滋地拿着錢回家後,卻被地方公檢法集體商定犯了「敲詐政府罪」,於是被判刑若干年。這些官員不是從根本上去解決訪民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是採取「欺詐」的方式設下圈套讓訪民鑽,並用「敲詐政府罪」去「套牢」訪民。如此做法,還有什麼公信力可言?
時下有些官員爲什麼會如此看輕在民衆面前的公信力?因爲那些官員的仕途不是攥在羣衆手裡,而是攥在上級領導手裡,所以對羣衆有沒有公信力不就無所謂了?
說起官員的公信力,我又情不自禁地想到兩個古人,一是商鞅,一是周幽王。
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要推行新法,怕人家不相信新法,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立下一根長三丈的木杆,下令誰要是把木杆搬到北門就得到一千兩重賞。這就是「立木取信」的故事。周幽王爲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讓人在烽火臺上點起狼煙,各路諸侯以爲是敵國來犯,提兵慌張趕來,卻見周幽王正和褒姒在鑼鼓喧天地取樂。這就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兩相比較,究竟應不應該把公信力當一回事,時下有些人還不應當深思嗎?須知,取信於民,乃是官員的爲官之道,乃是執政者的執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