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HIBA TOSHIBA 已退市的東芝

2023年12月20日,日本東芝公司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結束自1949年以來74年的上市企業歷史。無數中國人熟悉的“TOSHIBA TOSHIBA新時代的東芝”黯然落幕。

東芝148年的歷史,走到了最低點。

百年老字號走到這一步,是決策失誤、經營不善,還是另有內情?

讓我們把鏡頭閃回到36年前的一天,看看東芝曾經經歷了什麼。

1987年5月27日,對於東芝集團來說是一個永遠難以忘記的日子,這一天,日本警視廳派出了大量警員,將整個東芝機械公司圍得水泄不通。東芝機械公司鑄造部部長林隆二、機牀事業部部長谷村弘明被警方帶走。

這件事的原因,是1983年東芝公司與挪威康士伯公司合謀,以35億日元的天價,賣給蘇聯四部“五軸聯動數控機牀”。據稱,蘇聯就是藉助着這些機牀製作出了推進式螺旋槳,將核潛艇的噪音大大降低。

1987年初,消息爆出,美國大棒一揮:制裁!

除了抓人,美國中情局還以調查爲由帶走了東芝內部的一堆技術文件。

6月30日,美國國會大廈前,幾名美國議員輪番舉起長柄大錘,砸爛了一臺東芝牌收音機,要求美國政府禁止進口東芝產品。

7月,東芝芝董事長和總經理宣佈辭職;

8月,東芝公司被罰款10億日元(約合6000萬美元)。

時任日本首相、69歲的中曾根康弘親赴美國道歉。

東芝投入1億日元在美國50多家報刊刊登整版“謝罪廣告”。

日本《產經新聞》更是主動表示,“東芝事件”讓日本“切腹自殺都不足以謝罪”。

日本抓了人,道了歉,謝了罪,結果如何呢?

東芝的“罪行”洗清了嗎?

並沒有。

1987年6月,美國通過“東芝制裁法案”,取消一系列採購合同,並在2至5年內禁止東芝所有產品向美國出口。

那麼,真的是因爲東芝公司犯了錯,賣機牀給前蘇聯,造成了西方國家的集體損失嗎?

真相併非如此。

中情局檔案顯示,早在“東芝事件”發生前,就是這個與東芝合作的挪威的康士伯公司,從1980年起就曾把類似機牀賣給過蘇聯。而美國《洛杉磯時報》則報道稱,除東芝外,法國、意大利和西德等“巴統”成員國的公司,也曾向蘇聯出售過精密機牀等先進軍工設備。美國卻從未制裁過這些國家。而且,歷史證明,蘇聯潛艇的技術和東芝根本沒關係。

這時候制裁東芝,只是美國找的一個藉口,因爲美國面對逐漸強大起來的日本,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對東芝的制裁已經變成了對整個日本的制裁。哪怕是東芝公司的所有員工都切腹自殺,美國的制裁大棒都不會輕易放下了。

東芝是日本製造業的代表之一,曾經創造了多個“日本第一”:日本的第一個燈泡、第一臺洗衣機、第一臺冰箱、第一個雷達、第一臺電視機、第一個微波爐、第一個電飯煲、第一個可視電話、第一臺筆記本電腦。

鼎盛時期,東芝的業務範圍覆蓋了基建、發電、核能、家電、計算機、製造、半導體等。東芝也是全球最重要的芯片製造商之一,1985年,東芝研發出當時全球容量最大的1M DRAM,一舉超越美國,成爲世界領先半導體制造商。

就是這個時候,整個日本的電子產業都進入了全盛時期。日本半導體一度全面碾壓美國,佔據全球53%的市場份額,英特爾被逼到差點倒閉,仙童都面臨被收購。在日本崛起的大背景下,美日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在日本經濟最如日中天的時候,“東芝事件”的爆發成了一個關鍵轉折。美國找到了絕佳的藉口,把這場貿易爭端從經濟問題演變成一個敏感的政治議題。

美國對即將趕上自己的“老二”絕不會手下留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佈對日啓動“301調查”,在短短16年中,美國的對日“301調查”竟然發動了15次。

1987年4月,美國又對日本價值3.3億美元的存儲器加徵100%懲罰性關稅。

1989年,美國再次和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日美半導體保障協定》,迫使日本開放其半導體產業的知識產權。

東芝事件之後的1991年,美日再次簽訂了一份爲期五年的《新半導體協定》,美國要求外國半導體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必須達到20%,實際上就是施壓日本增加自美國半導體的進口。

除此之外,美國還先後對日本實施了一系列貿易限制措施,如設定出口最低限價、強制日本企業赴美設廠等。自此,日本電子產業開始嚴重滑坡。

這一系列的操作,和如今美國打壓華爲的種種舉措,是不是很相似啊?

而犯錯的,真的是東芝,或者是華爲嗎?

除了經濟領域的打壓,美國國會還通過了《1986年日本技術文獻法案》(Japanese Technical Literature Act of 1986),在法律層面動員了聯邦各機構,加強對日本科技情報的獲取、翻譯和監控。他們對日本在半導體、計算機、生物技術、機器人等領域的重要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編寫年度報告,加大力度翻譯和傳播日本的技術文獻,建立“日本技術評估中心”分析和挖掘科技情報。還鼓勵行業組織和企業在日設立“辦事處”,充分調動民間力量加大對日本科技情報的獲取,力爭人人成爲商業間諜,專門對付日本。

這一切,美國還嫌不夠。

1985年簽訂的“廣場協議”就是美國收割世界的一個長遠規劃。這一協議通過政府幹預貨幣市場,使美元相對於日元、英鎊、法郎和德國馬克等主要國際貨幣貶值,最終造成了日本經濟的徹底陷落。

而更諷刺的事,廣場協議的簽訂曾得到了日本大藏省(2000年前的日本主管金融財政的部門)的強力推動。這些日本官員的經濟學水平就和外行差不多,研究了半天都沒搞明白日元升值會帶來怎樣的後果。日本人曾因日元升值帶來的“一夜暴富”而興奮不已,直到在20世紀90年代迎來了泡沫經濟的最終破滅。

等到日本泡沫被刺破之後,日本製造業也跟着日本經濟一塊沉入了海底。

而歷經艱難的東芝,在這一時代的風浪中,還在努力自救。

隨着時代的發展,家電業務早已不是東芝的主要收益點了。此時,東芝的經營者將戰略眼光投向了核電。2006年2月,東芝拿下核電站製造商美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77%的股權。由於通用和日本三菱的惡意競爭,東芝花了54億美元,也就是西屋電氣報價的3倍,才達成這筆交易。

東芝的設想是完美的:當時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減少,核能源在全球各國重新得到青睞。2006年,全球共有222座核電站正在建設或擬議中。西屋電氣是美國境內大多數核反應堆的建造商,又參與過中國第三代核電站項目的招標,它的AP1000第三代壓水堆技術,正符合中國核電站技術要求。拿下西屋電氣,就意味着拿到了進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單一核電市場的入場券,從而企圖在2025年到2030年稱霸全球核電市場。

然而,令東芝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在這筆交易中又動了手腳。西屋電氣其實已經是一家債務累累的公司,還有高額違約金需要支付,東芝一接手遍面臨負債,就像新媳婦嫁進豪門,高興勁還沒結束呢,就得知房子原來是貸款買的……

接着,就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東芝經營身陷困境。

2011年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受損最嚴重的3號機反應堆正是由東芝提供的。

隨後,全球核電事業進入嚴冬,東芝卻孤注一擲,再次收購CBI(芝加哥橋樑鋼鐵公司)核電業務,意在進一步擴大核電版圖。意圖可能是趁低買進,結果卻是這家公司又帶來了42億美元的債務。

而此時,中國設計製造了自主技術的核反應堆,東芝失去了最大的潛在市場。

經歷財務造假風波之後,東芝面臨崩潰的邊緣,2017年開始不得不向國外資本求助。這下,華爾街立馬圍了過來。到2022年3月,外資在東芝的佔股已經到了一半。

持有東芝約25%股票的“海外積極主義投資者”形成圍獵之勢,迫使東芝將最後一項能賺錢的項目:在存儲器市場份額世界排名第二的閃存芯片業務,以180億美元賣給美國貝恩資本。東芝走出困境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就此被壓垮,失敗的命運徹底無可挽回。

作爲日本老牌製造業象徵的東芝,最終走到當前境地,是日本整個製造業產業衰落的結果,也是日本經濟衰退的一個縮影。自上世紀90年代起,日本電子產業就開始一蹶不振,松下、日立、索尼、夏普等昔日輝煌的“日本之光”,也普遍面臨嚴峻挑戰,不僅在傳統優勢行業中節節敗退,也擠不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的第一梯隊。美國終於用經濟和外交的大棒,把日本這個昔日的世界老二打趴下了。

撫今追昔,我們不禁又想起了1987年《產經新聞》說過的那句話:讓日本切腹自殺都不足以謝罪。

如今,仍有不少日本人在反思,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錯。

是人口老齡化、創新能力不足、企業員工終身制,還是過於專注於“工匠精神”?

其實,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自立自強。不然,強者說你有錯,你就有錯,無從辯駁。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