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改版有貓膩?

圖╱美聯社

臺灣統計改版大事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林(Bertil Ohlin)說:「經濟學的任務之一就是探討世界發生了什麼事,然而世上只有少數事務可以直觀而瞭解,因此必須仰賴數字,然而編算數字來解釋經濟成長一事,又是件極困難的任務。」編算數字真困難,兩週前大陸青年失業率改版引起軒然大波,沒想到,日前我國也宣佈近期將發佈新版失業率,事實上,統計改版是常有的事,許多我們記憶中的數據,在改版後都已成爲歷史。

好好的統計,爲什麼要改版?像人口出生數,土地面積、壽命這類上帝定義的統計,自古以來從不需要改版,但總體經濟這類人爲定義的統計,就有改版的需求。

以失業率而言,你是就業者、失業者或非勞動力,皆以你在資料標準周的勞動力身分來判定,然而受訪者會說:「我在這周沒有找工作,但前幾周有找呀。」這個情況若以資料標準周單週來認定,他是非勞動力,如果往前追溯四周,他就會變成失業者,新版把單週放寬爲四周,是有道理的。

勞參、貿易數據 煥然一新

不只如此,由於研究所學歷的勞參率於2018年跌破70%,主計總處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最後認爲毛病出在學歷,怎麼說呢?當時在校的研究生與畢業的碩、博士同列於研究所學歷,統計部門心想如果排除在校生,情況或許會改變,果然,2018年排除在校學生後的研究所學歷勞參率仍在80%以上,烏雲盡散。

貿易統計也一樣,2005年海關統計所顯示的貿易順差只有78億美元,次年改版,列入復出口及復進口,經此一改,順差竟倍增至158億美元,爲期半年的憂心,撥雲見日。

再如製造業生產指數,2018年以前是依據廠商填報的產量來編制,在考量晶片、電腦、手機等產品都有高、低階之分,以幾臺、幾片所編制的量指數忽略了質的差異,不盡準確,於是改依物價平減產值估得新版的量指數,經此修正,2017年成長率由3.76%升至5.27%,局面煥然一新。

GDP定義 數度調整

最後再看一下GDP,2004年我國的GDP原編數是10.3兆,隨着GDP定義於2005年、2009年、2014年、2019年四度調整,由於軟體支出、研發支出改列固定資本形成,如今2004年的GDP已高達11.6兆,只因定義調整就增加了1.3兆。對映到所得面,增加出來的GDP研判部分成了折舊,多數都跑到營業盈餘,受僱者報酬並未增加,誠然是紙上富貴,黃粱一夢。此外,由於2009年國民所得統計對製造業定義的調整,原屬服務業的生產毛額,逾2,000億轉爲製造業,製造業附加價值率上揚,其中電腦電子產品業的變化最大,2005年附加價值率由原編數12.8%三級跳至27.9%,政府追求高附加價值率的目標,不費吹灰之力,彈指之間已經完成。

這些例子告訴我們,定義的力量是大的,解讀統計數字要長期追蹤,瞭解內涵,纔不致於被數字迷惑,歐林的話是對的,編算數字來解釋經濟成長一事,真是件極困難的任務。

小檔案■製造業生產指數調查的品項約1,500項,最後彙整成600項,過去取產量編制生產指數,並對映各業,2018年改版後由量估算出值,再以生產者物價指數平減成量指數,量指數可以避免通膨造成的虛胖,而新估算方式又可以讓產品質的提升得以反映出來。

小檔案■凱因斯在通論第四章曾表示:「進行數量分析時,絕不可採用任何模糊的概念,至於有些無法量化的模糊概念也不宜將其量化來分析,否則我們所說的精確將成爲假的精確了。」通論前三章談的是古典經濟學的困境與有效需求的論戰史,第四章轉而探討統計,這說明沒有把統計定義釐清,便很難繼續寫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