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估計」裡的「貓膩」(林保淳)
一名網友好奇「估計」爲何會是大陸用語,引發熱議。(圖/取自PTT)
最近由於一位國小教師,由於批閱學生的日記,強調不要使用「中國的用語」「估計」一詞,經報章披露後,引發了相當多正、反兩方面的不同意見,這是非常值得密切觀察的社會現象。
無論各方所持的論點爲何,由於海峽兩岸使用的都是「漢字」(中文)系統,在如今網路普遍發達的擴散效用下,其用語、詞彙會相互影響,是絕對無法避免的。這種交互的影響,不僅僅見於大陸的用詞影響及於臺灣,臺灣的用詞也同樣影響到了大陸,更有意思的是,連日本的「漢詞」,也一樣不少人喜歡使用。
有網友羅列了不少可能源於大陸的用語,如形容詞「牛逼、很火、高大上、給力」,動詞「忽悠、犯二、死嗑、坑爹」;以及科技「視頻、U盤、內存、激光、短信、軟件」,食物「土豆(馬鈴薯)、酸奶(優格)、豬手(豬腳)」;商業、美妝及日用品用語包含「合同、洗面奶、奶頭(奶嘴)」;而臺灣的「三小」、「吐槽」,大陸人士也會隨俗使用;而日本語中的「和制漢語」,在海峽兩岸更早已被運用到習以爲常,什麼「主義」、「某某化」、「封建」、「紀律」、「契約」等,普遍充斥於中文書寫當中,多數人根本都渾然忘了是從日本語中的來的了。
大體而言,「和制漢語」由於文言文的色彩較濃,故在「書面語」中運用非常廣,也很自然,如前陣子流行的「炎上」一詞,就根本是從《尚書》中來的。但兩岸的用語,則多數是「口頭語」,由於網路上普遍的趨勢就是口語化,因此反而較少被運用在書面語上,如大陸非常流行的「牛逼」二字,大概是不會出現在正式的文章中的。
如果要區分兩岸用詞的區別,我們可以說臺灣的用語較「雅」,而大陸的用語較「俗」,如是而已。但無論如何,都是口頭語的一脈。「口頭語」如果較雅馴,可能會轉入於「書面語」中,成爲書寫的範式,而若干過於「俗」的用詞,就會因時間的演變而遭到淘汰,不僅在書面語中會寖久消失,就是口頭語裡也會很快就被潮流所淘汰,例如現在我們讀古典白話小說,裡面許多當時人們熟悉的詞語,現代人根本連其指涉都搞不清楚,遑論使用的,「撞木鐘」是「招搖撞騙」的意思,「打茶圍」是尋芳客逛秦樓楚館的行爲,還有多少人曉得?這本來就是任何語言發展的常態,是不足爲奇,也不是任何力量可以強制、遏阻的。
兩岸由於整個發展歷史、社會情態、政治制度及地方特色的不同,用語有異,是非常自然的現象,語言的能否長期爲人所使用,但看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是個人好惡所能左右的,喜歡的人就用,不喜歡的人打死不用,各從其所好,其實又何必勉強?
漢語詞組的構成,是千變萬化的,只要符合文法規則,經常可以「自鑄新詞」,故無論是海峽兩岸或是東鄰日韓,都可以運用這一方法增加新詞,卻無一不是能夠從字面上大約掌握到其意涵的,許多人不知其故,妄生差別心,硬是要將漢語的詞組壁壘分明地區判哪些是大陸的、哪些是臺灣的,凡是臺灣人就不應該援用大陸的流行用語,而忽略了這些詞組,本來就是屬於漢字字義的衍生,卻往往故充內行,說得天花亂墜。
以「估計」一詞來說,估與計都有估量、計量的意思,儘管大陸普遍使用,卻不代表這就是大陸專屬的,臺灣作家使用估計一詞的,也是不勝枚舉,爲何就不適用?難道臺灣不是用漢字,而非得將某些詞組拱手讓給大陸不可?當然其中就是有許多「貓膩」存在了。
臺灣的流行語,喜歡援用「和制漢語」,明明是故事,卻非得說成是「物語」不可;分明是「新娘」,也要用「花嫁」代替,不嫌其套用日本的詞組,就是嚴格不允許別人用「視頻」、「軟件」,連泡麪也不能說成「方便麪」。
據我「估計」,其中的「貓膩」可是不小,但就非得說是「推測其中必有隱情」不可嗎?事實上,「貓膩」二字,早在中共建國以前就有了,「貓兒膩」本來是回族的用語,取貓在便溺後,會用泥沙將糞便掩蓋之意,表示箇中必有不願爲人所知的隱秘,用「隱情」固然文從字順,用「貓膩」豈不也生動活潑?
然則,臺灣社會上卻不乏有人對大陸用語持無厘頭的反對態度,其間的「貓膩」,其實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就是盲目的「反中」,只要是與中國大陸相關的,一切都在反對之列,這無疑是整個政治意識形態侵蝕了文化、滲透入文字用語當中,也莫怪前此的「土豆」也非講成是「花生」,而不能是「馬鈴薯」不可了,臺灣的「政治正確」,已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這纔是真正讓人憂心的事。
(作者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