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面的千萬網紅安英和不體面的藍海酒店集團

當安英在抖音賬號上與諸員工熱鬧得打成一片時,不知那些被欠薪4個月的酒店服務員心裡是什麼滋味。

千萬網紅安英所供職的藍海酒店集團,正在被捲入一場欠薪輿情中。集團所在地的東營市政府在迴應時,稱“一直高度重視”,“藍海集團正在籌措資金逐步解決欠薪問題。”

安英曾是藍海集團的黨委書記,現抖音認證信息爲副董事長。她在平臺上營造的陽光、熱情、知性的成熟職業女性形象,收穫了諸多粉絲和積極向上的迴應。在欠薪傳聞爆發之後,她調整抖音賬號評論設置,最新內容設爲“僅自己評論”,試圖以此維護自身的體面形象。

只是,藍海酒店集團或許已經“不體面”了很長一段時間。

《酒管財經》在2023年5月發佈藍海酒店集團的文章(詳見《國資股東悉數退出山東藍海酒店 酒店數量縮水至不足百家》)之後,後臺就曾收到多條關於欠薪的爆料。另據網上零星的信息顯示,藍海集團的資金拖欠,不僅侷限於員工,還包括供應商等上下游企業,且時間維度可能長達數年之久。

目前很難判定藍海酒店集團走到這一步是某一個原因直接導致的,它更像是系統性問題的積累下導致。在此基礎上,藍海集團的問題值得每一個酒店從業者仔細研究。

藍海拖欠的,不止員工?

關於藍海酒店集團工資拖欠的問題,很早就出現在東營市人民政府官網的“政民互動”中。這一次,當地選擇正面迴應。

10月12日,有網友在東營市人民政府官網“政民互動”求助稱:藍海飯店已經有四個多月沒發工資了,作爲服務員真的不容易,家庭還房貸生活都在用錢,希望有關部門重視。

東營區政府10月16日回覆稱,對於藍海集團存在的問題,東營區勞動執法監察部門一直高度重視,已向山東藍海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達了《東營區勞動保障監察責令改正指令書》東區人社監詢字[2023]第21號。藍海集團正在籌措資金逐步解決欠薪問題。

在《酒管財經》看來,這份回覆需要關注的內容有2個:一個是“一直高度重視”,一個是“正在籌措資金”。

“一直”,說明了該集團的問題可能存在已久。“正在籌措”背後,意味着該集團資金鍊的確緊張。

根據《酒管財經》掌握到的信息,藍海酒店因拖欠員工社保、獎金被多次投訴。

而在抖音平臺,在與藍海集團的相關視頻下,還被爆出拖欠供應商貨款。

安英書記的抖音甚至其司機的賬號下都被人討債、討要工資。

不止員工和供應商,消費者也有負面反饋。去年,據澎湃新聞消息,有顧客稱購買優惠券被欺詐“旗下酒店均可用”,而藍海集團卻表示部分酒店不能用。

在藍海相關輿情爆發之後,很多網友喊話安英發工資,但其賬號的評論功能被限制。

《酒管財經》注意到,安英的最新抖音視頻設置爲“僅允許自己評論”,之後的部分視頻被設置爲“僅允許互關朋友評論”,更早之前的視頻仍是放開評論狀態。

截至《酒管財經》發稿前,藍海集團已經表示正在籌措資金逐步解決該問題。

希望藍海集團能夠儘快解決欠薪問題,也希望安英書記積極採取行動,以兌現她演講中的企業承諾,確保員工、供應商和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護,同時也維護了藍海集團的聲譽。

爲啥變得如此“不體面”?

將矛頭都對準安英,對她來說並不公平。儘管她在抖音擁有1400萬粉絲,但在整個藍海酒店集團體系內部,她擁有多少決策權,還有待考證。

藍海酒店,作爲一家起步於三線城市(山東省東營市)的本土酒店品牌,在2016—2019年的中國飯店集團60強中,藍海酒店均位列第14位,排名曾在亞朵、開元、住友等酒店集團之前。

回顧其發展歷程,前期可以說是先揚後抑。

2013年之前,藍海集團用了20年時間,開了18家酒店;

2013-2017年,5年時間開了30多家酒店,實現酒店業主規模翻一番;

2019年,藍海集團已經簽約近80家酒店,初步形成了全國性、多品牌、以美食爲特色的綜合性中高端酒店佈局。

而藍海酒店集團的轉折點出現在2020年,自2020年,藍海酒店便再沒有出現在60強榜單中。

據藍海酒店官網顯示,藍海酒店目前在山東、北京、江蘇、內蒙、海南等地的開店數仍爲80餘家。

但《酒管財經》登錄其酒店預訂系統發現,藍海酒店可供預訂的酒店數量僅56家(10月22日數據),其中山東省內爲48家,其餘分佈在北京、江蘇、河北、海南、青海、四川等地。

《酒管財經》發現,這樣的開店數量較2019年的136家相比縮水明顯。

而在2019年與其排名相近的開元酒店(第15名)、君瀾酒店(第16名)、亞朵酒店(第17名),在2022年酒店開業數量已經增長至433家、99家和968家。

不難看出,藍海酒店集團的發展速度已遠遠落後於昔日同身位的亞朵、君瀾、開元等酒店集團。

藍海酒店集團旗下產品以中高端綜合性酒店爲主,在2012年規劃出“藍海御華”、“藍海國際”、“藍海鈞華”和“藍海禧華”四個不同定位的酒店品牌。

截至目前來看,這些品牌的聲量仍侷限於當地,並未出現一個足夠強勢的產品。

當藍海酒店還在爲自身定位迷茫的時候,酒店巨頭們已展開新一輪中高端市場份額的搶奪,身處中高端市場的藍海自然也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截至2023年3月31日,藍海酒店資產總額爲24.81億元,負債14.92億元,所有者權益爲9.89億元。2022年前十個月,公司實現營收10.66億元,淨利潤-316.22萬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33億元,淨利潤601.25萬元。

更加重要的是,部分國資在此時選擇退出藍海酒店的股東序列。

今年5月,藍海酒店的第三大股東山東財金資管集團掛牌轉讓藍海酒店3378萬股股權。

《酒管財經》在天眼查上查詢發現,藍海酒店集團的股東信息中,擁有國資背景的山東財金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山東高速環渤海(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山東高速環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均在2023年5月7日退股。

從昔日本土酒店黑馬到欠薪被通報,藍海酒店集團到底怎麼了?

在《酒管財經》看來,原因有二。

一是業務板塊求大求全。

除了酒店板塊,藍海集團旗下擁有海勤供應鏈公司、藍海生態農業公司、物華天寶公司、藍海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藍海職業學校、藍海工程總公司共七大板塊。

三年疫情給其生產經營帶來了嚴峻挑戰,而其旗下很多板塊都是重資產模式,也就意味着很燒錢,疫情下生產受限,一直在硬撐,高投入換不來高回報,負擔必然加重。

此外,其佈局是否有點過於廣泛,也值得商榷。

酒店板塊的發展是依託整體集團的大盤子,集團效益不好,酒店自然也會受影響。

而根據過往媒體報道,藍海旗下多個板塊被爆出存在欠稅信息。

根據鳳凰網報道,山東藍海在2022年曾先後四次將旗下的山東藍海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權進行質押融資;國家稅務總局東營市稅務局在2022年10月31日發佈的信息顯示,山東藍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欠稅餘額220.98萬元,欠稅稅種爲增值稅;東營藍海御華大飯店有限責任公司欠繳增值稅1780萬元、房產稅179.49萬、城鎮土地使用稅65.56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131.15萬元。

2022年7月份,東營市稅務局披露的信息顯示,山東藍海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還分別拖欠企業所得稅89.87萬元、增值稅205.87萬元、城建稅5.03萬元。

二是直營店比重不低。

據《酒管財經》不完全統計,藍海集團旗下酒店直營店佔比近1/4。直營屬於重資產模式,自身業績波動大。很多大型酒店集團正在拋棄這一模式。藍海集團需要承擔大量剛性的成本如房租、折舊與攤銷等,這就加重了藍海酒店的營收負擔。

對於藍海而言,如何謀變,並儘快走出困境纔是重點。

《酒管財經》瞭解到,藍海集團正在進行戰略調整。其在2022年度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新戰略:

深耕山東,輻射全國,打造“美食+美居”連鎖酒店差異化發展新模式,形成“雙輪驅動,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的產業佈局,酒店和食材供應鏈雙主業驅動,帶動職業教育、團膳、生鮮超市、生態農業、工程施工五大板塊協調發展,七大產業板塊相輔相成、優勢互補,共同構築起富有競爭力的健康飲食產業鏈。

作爲其業務重要組成部分的餐飲板塊,最大的優勢是品牌知名度高,消費者基礎強大,消費者接受度比較高,同時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成熟的菜品研發、生產能力和供應鏈體系。

2022年,藍海集團以旗下海勤供應鏈爲主體,正式殺入預製菜賽道,在梳理健全了涵蓋酒店餐飲、商超、團膳等各渠道的產品線後,其產品線進一步延伸。更是成爲北京冬奧會食材一級供應商,參與了170多種食材的配送。

尤其是其美食速遞業務,業績持續增長。

通過多場景、全品類的產品設計以及科學、精細化的運營,藍海美食速遞業務營收實現新突破。

雖然受疫情影響,2022年整體收入受到影響,但供應鏈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5.2%,物華天寶公司收入同比增長45.8%,餐飲服務公司收入同比增長20%。

儘管藍海船大掉頭難,但其在餐飲供應鏈等板塊上的轉型探索也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在《酒管財經》看來,藍海集團目前的業務板塊還是略顯臃腫,應果斷剝離或砍掉部分投資大、經營狀況不佳、回報週期長的業務,聚焦2-3塊業務,集中力量辦大事。

對於國內很多集團而言,很多都是過於追求大而全,搞大幹快乾,導致資金鍊跟不上最終功虧一簣。

聚焦到酒店業務,藍海酒店應該重新梳理旗下酒店品牌,有側重地推出核心品牌。並在管理上開放心態,引進高質量人才,形成高效的運營團隊。

在市場競爭高度飽和的環境下,留給藍海試錯和調整的時間並不多。這對於體面的安英,和“不體面”的藍海集團而言,已經是箭在弦上了。

統籌丨勞殿 編輯丨阿聰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酒管財經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任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