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 | 極度算法下人類如何生存?

2025年開年,黃仁勳給AI世界添了一把火。在被稱爲“科技界春晚”的CES2025上,他進行了精彩的開幕演講。從生成AI的核心概念,再到AI驅動的數字化未來,媒體紛紛稱黃仁勳是想“想掌控世界”,而他的演講也以跨領域的視角深刻影響整個行業。

當時間進入2025年,AI這一關鍵詞似乎仍在不斷增溫,甚至長遠來看未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擁有個人超級計算機,以便更好地參與這個AI時代。

事實上,當下的我們正處於一場與第一次工業革命同等重要的變革之中。二者相似的是,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將難以預測,且毫無徵兆。有人身處被AI替代的迷茫、痛苦、焦慮之中,有人又將獲得新的機遇,迅速積累財富。

且對於整個外部環境而言,AI、算法等帶來的安全應對問題也被放上重要戰略位置。各國確切地需要重塑和加強其社會安全網和教育體系,以應對快速變化的世界。

未來,技術與模型究竟會發生怎樣的變革?人們如何在這個極度算法化的環境生存?又該如何利用AI等工具?或許在今天的特別策劃中,你可以找到應對答案。

PART1 當人工智能時代來臨

在過去10萬年裡,我們智人積攢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續不斷的發明與征服也將我們推入了一場生存危機。全球生態瀕臨崩潰,虛假信息氾濫。我們正一頭扎進可能毀滅我們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網絡組成的人工智能時代。

人類如此智慧,爲什麼卻總是傾向於自我毀滅?我們爲什麼走到了生態和技術自殺的邊緣?當非人智能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時,人類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

從口口相傳的故事,到文字書寫,再到人工智能,《智人之上》透過大歷史的長鏡頭,講述信息網絡如何塑造了我們和我們的世界,邀請我們思考信息與真相、神話與官僚制度、智慧與權力之間的複雜關係,探討不同的社會結構在試圖構建信息網絡時面臨的關鍵困境。

如果我們拓寬視野,看看人類的信息網絡在過去幾千年如何發展,我們也許可以更瞭解今日與未來發生的事情。

薦書:《智人之上》

作者:[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品方:中信·先見副標題:從石器時代到AI時代的信息網絡簡史原作名:Nexus: A Brief History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rom the Stone Age to AI譯者:林俊宏

PART 2 被算法顛覆的人生

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AI技術不再是單一服務於人類的工具,而將與人的命運息息相關。種種“黑科技”刺激着文明進步,也潛移默化地改變着我們的認知結構與生命歷程。人類有史以來的一切“瘋狂”與“日常”,都將隨着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被顛覆、重構。

新的生殖科技將如何在不同的時代改變人類的生育方式,應對隨之帶來的倫理、心理和哲學衝擊?

AI能否進行攝影藝術創作,又如何與觀看者之間形成新的互動聯繫?

當人進入AI的愛情圖靈測試遊戲,將如何撥開雲霧覓得真愛?人類對愛的定義在機器時代是否仍然成立,機器懂得愛嗎?

在暴力成爲日常的世界,AI如何通過製造恐懼來控制人類的行爲?

當交易與支付完成數字化,區塊鏈以無法想象的方式改變人類社會時,一場黑客攻擊將如何影響每一個人?

工業革命以來習慣異化的人類,在技術的又一次洪水面前會否再度踏上“諾亞方舟”?AI打開的新世界大門,是通往理想家園,抑或指向毀滅的深淵?

或許這些答案可以在《人生算法》一書中找到答案,本書由6篇小說,6個概念,6種未來組成。作爲科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陳楸帆在書中爲我們描繪了在或近或遠的未來,人類正面臨的和可能遇到的挑戰。

薦書:《人生算法》

作者:陳楸帆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品方:中信·無界

PART 4 如何減少過度互聯

爲什麼溝通越來越方便,然而工作卻好像越來越難做?爲什麼努力做得越多,反而越發焦慮?如何在數字時代輕鬆有效地工作,做得更少,成果更好?

事實上,人們一刻不停涌入收件箱的郵件通知大大小小的日程,線上會議一邊討論推進分工,一邊頻頻閃動的聊天框催促着進度……但忙碌了一天卻看不到多少進展。不知不覺,你的內心會產生一種焦慮,感到自己每一秒都需要與人保持聯繫,不然就會錯過重要的信息。

我們深陷於無休止的職場溝通文化,以過度活躍的羣體思維來推進工作,讓結構凌亂、毫無計劃的信息充斥着每一個流程,這是都是導致效率低下、工作進度緩慢和身心疲憊的罪魁禍首。

卡爾·紐波特總結科學研究和多年調查成果,提出這種狀況源於“過度活躍的羣體思維”正在滲透當今職場,然而這種不停被打斷的多線程工作方法在本質上與人腦的運行規則相悖,會帶來認知能力下降、焦慮不安、效率低下等糟糕的後果。

同時,他也提出了應對這一問題的多項原則和完整解決方案。他主張工作場所應採用清晰的流程(而不是隨意發消息)來識別、分配和審查任務;讓每個人做更少的事情,但做得更好;積極利用跨領域的方法減少不斷增加的管理任務負擔。最重要的是,簡化溝通,讓收件箱和聊天窗口不再是工作的核心。

看完本書,你會記住大腦從來不是爲了同時運行多重任務而設計的,“多線程推進”只會減少你創造的價值,觸發焦慮、煩躁等一系列負面情緒。

薦書:《過度互聯》

作者:[美]卡爾·紐波特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品方:後浪原作名:A World Without Email譯者:範雪竹

PART 3 未來時代的升級

公元1000年的人類自然無法理解甚至想象今日之科技,而我也確信未來1000年後的人類(如果還存在的話)看今天的世界恐怕感覺是原始部落。什麼是科技?在過去異想天開,在今天勉爲其難,在未來習以爲常的這類事物,就是科技。人類面對新科技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高估近期,卻低估遠期。

到底應該問科技要什麼,還是問我們要什麼?到底是因爲成功而樂觀,還是因爲樂觀而成功?硅谷精神之父、世界互聯網教父,《失控》作者凱文·凱利撰寫的《5000天后的世界》可以啓發我們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

K.K.預測未來將會是一切都與AI相連的世界,他將其稱爲鏡像世界(Mirror-world)。物理世界將與虛擬世界融合,同時將產生新的平臺,進而形成新的工作方式和組織形式,我們將迎來以中國和印度爲中心的亞洲世紀。

除了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預測,K.K.也對社會形態變化進行了預測,涉及商業變革、地緣政治、社會學等。K.K.沒有因不斷出現新的技術、產品或流行趨勢而迷失方向,而是執着地對科技本質的深層結構進行觀察,他在書中指明瞭產生科技的世界本身具有何種發展趨勢。

然而他也認爲科技的發展卻從來不以人類的意志爲轉移,其總會跟隨着認知邊界的拓展而不斷拾級而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努力去擁抱技術變化,並確保科技向善,普惠可及。

薦書:《5000天后的世界》

作者:[美]凱文·凱利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副標題:AI擴展人類無限的可能性原作名:The Next 5000 Days譯者:潘小多

PART 4 更好地理解和改變世界

《理解和改變世界》是一本由圖靈獎得主、中美法三國院士希發基思所撰寫的思想鉅著。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和信息論,構建了一套新的認知體系,幫助我們以更高維的方式理解和決策。

希發基思教授認爲知識是一種重要的、潛在的力量,幫助我們洞察底層邏輯。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知識與信息、智能及意識之間的複雜關係,瞭解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的異同,並在此基礎上開發、管理和應用知識,以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

隨着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將不可避免地發生鉅變。只有更好地理解我們認知的特點和優勢,我們才能在面對人工智能時不被取代或誤導,並培養出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理解和改變世界》爲我們提供了關鍵的思考框架,幫助我們應對這一變化時代的挑戰。

薦書:《理解和改變世界》

作者:(法) 約瑟夫·希發基思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副標題:從信息到知識與智能原作名:Understanding and Changing the World: From Information to Knowledge and Intelligence譯者:唐傑/阮南捷

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量子計算……

我們正在接近人類歷史的一個關鍵節點,

這一節點決定着人類命運的未來走向。

我們已被人工智能包圍,

生活中的一切都將改變。

且未來10年將被這一波強大、

快速擴散的新技術所定義。

這些力量將如何創造巨大的繁榮,

又將造成怎樣的混亂,

抑或如何引領我們面對深刻的社會挑戰?

一切都是未知數!

我們唯一能做的或許只有適應、應用,甚至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