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大師懷舊小物展 王明宗帶大家回到從前

王明宗費時20餘年蒐羅懷舊小物,首批百餘件今起在金門縣文化局展出。(李金生攝)

王明宗費時20餘年蒐羅懷舊小物,圖爲金門早期公車票和車票剪。(李金生攝)

琳瑯滿目的懷舊小物,讓人思想起塵封往事。(李金生攝)

曾經風靡全臺,「一券在手、希望無窮」的愛國獎券。(李金生攝)

尪仔標紙牌、抽當等懷舊小物,陪伴很多人走過快樂童年。(李金生攝)

阿嬤的「老針車」有着家族許多溫馨的回憶。(李金生攝)

熟悉的老牌球鞋,曾陪伴許多人馳騁籃球場上。(李金生攝)

黑膠唱盤似乎又響起那些熟悉的歌曲。(李金生攝)

五顏六色的電影海報,隨着戲院走入歷史消失了。(李金生攝)

「再抽啦!」小方格紙塊組成的「抽當」讓人想起歡樂童年。(李金生攝)

可愛的公仔,曾是家中客廳的擺設之一。(李金生攝)

懷念那段沒有電玩、手機,在廟口打香腸、玩抽當,跟着大人圍着「搖鼓仔」流動攤販買黑砂糖香皂、黑人牙膏,還有每月的5日、15日和25日「愛國獎券」開獎的日子嗎?金門陶藝家王明宗費時20餘年蒐羅烙印歷史的懷舊小物,首批百餘件今起在金門縣文化局特藏室展出,帶領大家回到從前,重溫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光陰故事。

早年每日替電影院畫海報大看板,後來以金門聚落守護神「風獅爺」系列創作享譽兩岸,博得「風伯的傳人」美名的王明宗,20多年前即將金門鄉間的老物件包括石磨、吊籃、油燈、八卦竹篩和阿嬤的老針車做爲民俗作品的題材,也開始用心蒐集那些被棄置牆角的生活日常用品。

有時,聽說有人整理老屋,他顧不得手中的工作,趕在收廢料的車子來到前,埋首垃圾堆中尋寶,即使是一雙變硬的老牌球鞋、一本發黃的作業簿、一張字跡依然清晰,夾在高中英文課本里的電影「本事」介紹,或是一支填塞樹籽子彈的竹管槍,都二話不說放進飼料袋中。偶爾撿到貼着樂蒂、凌波和白嘉莉等明星照的小鏡子,更是讓他開心好一陣子。

下鄉看到亮起來像大白天,但要不時打氣纔不會發火的「膨燈」,或是要常捻芯的煤油燈,王明宗也不惜花錢蒐購,工作室裡堆滿待修,還不一定可用的老東西,在別人眼中雜亂不堪,他卻常在半夜一面擦拭,一面沈浸在有笑聲也有淚水的往事中。

目前也是金門縣陶藝學會理事長的王明宗,這回隨意挑選百餘件懷舊小物,以「藝起金門」爲主題在縣文化局展出,首批包括公仔、玩偶、日常用品、小偉士牌玩具車、公車票剪、尪仔標紙牌、企業寶寶、抽當、電影海報在內,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給。

王明宗有一個願望,就是在金門成立懷舊小物博物館,希望能叫停那段走入光陰的歲月,讓人們睹物思想起往事,找回純樸天真的過去和自已。願意捐贈供展者將永遠留名博物館,一起在歷史的跫音中見證舊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