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蘇軾的知識世界(博古知今)
來源:人民日報
蘇軾爲宋代科技的相關內容提供了個人的經驗,有助於今天的人們更全面瞭解宋代科技知識的狀況及其產生、傳播和應用的情況
近千年來,蘇軾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人們喜歡蘇軾更多是因爲他在文學藝術領域的成就,但我“遇見”蘇軾,是因爲《秧馬歌》,以及他對農田灌排工具龍骨水車的描述:“翻翻聯聯銜尾鴉,犖犖确確蛻骨蛇。”
公元410年農曆九月中旬,陶淵明在他家的西田裡收稻,寫下《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記錄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題有“早稻”二字。陶淵明並沒有意識到,那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早稻”,而只是晚稻中的早熟品種。江西真正的早稻可能是北宋真宗引種的占城稻。蘇軾較早記載了占城稻在江西的情況,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在經過今江西九江時,他留下了“吳國晚蠶初斷葉,占城早稻欲移秧”的詩句。
蘇軾關於農業技術的記載最爲人所熟知的莫過於秧馬。蘇軾謫居黃州時,在鄰近的武昌一帶發現農民在水稻移栽時使用秧馬。這種輕便省力的農具引起了蘇軾的興趣,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四處推廣秧馬,並作《秧馬歌》:“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兩足爲四蹄。”到了嶺南,蘇軾繼續致力於秧馬的推廣與改進。
雖然蘇軾沒有系統的農學著作問世,也沒有人將其視爲農學家,但這並不能掩蓋蘇軾的農學貢獻。元代王禎的《農書》中,提到或引用蘇軾的文字就不下10處。
當我們把視野投向更廣闊的領域,則會發現蘇軾在科技領域的貢獻很多。蘇軾主政徐州時,他和他的副手天文儀器製造專家、蓮花漏發明人燕肅的外曾孫傅裼,對衛樸製作的漏刻進行了改進。蘇軾作銘文記敘了徐州蓮花漏的製造過程以及漏刻在計時上的重要性。在徐州,蘇軾派人於州之西南白土鎮找尋並開採石炭,用於替代林木,冶鐵製作兵器。蘇軾爲此作詩《石炭·並引》,“南山慄林漸可息,北山頑礦何勞鍛。爲君鑄作百鍊刀,要斬長鯨爲萬段。”這首詩指出石炭的開採使用對生態和手工業乃至武器裝備上的意義。
蘇軾最早提出了“水學”這一水利工程技術的概念。任杭州知州期間,蘇軾與知水者對水利專家單鍔撰寫並送上的《吳中水利書》進行了研究,並向朝廷進獻。蘇軾到了嶺南以後,聽聞廣州百姓飲用水苦鹹,遂把蘇頌和他治理杭州的經驗告知廣州太守,建議將離城20公里的蒲澗山的甘甜溪水通過開鑿石槽、竹筒作管引入城中,建起了廣州最早的“自來水系統”。
蘇軾在嶺南期間對當地以破壞環境爲代價的開發銅礦求富行爲提出了批評,謫居海南儋州時作《蜀鹽說》,對井鹽的歷史地理及技術做了較爲詳細的介紹……這些零碎的、無意的發現,也成爲蘇軾知識世界的一部分。或許是由於蘇軾在文學藝術上的成就比較耀眼,較少有人關注蘇軾在文學藝術以外的成就。我個人行走在探索古代農業科技的路上,經常“遇見”蘇軾,進而發現他在今人所說的科技領域也有諸多貢獻。由此,我被帶進了蘇軾的知識世界。
知識世界強調的是知識個體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既包括時間上的聯繫,也包括空間上的聯繫。中國古代與科學技術相關的知識大多被概括爲“博學”,而“博學”、“博物”或“格物”正是蘇軾那一代讀書人所共有的特點。從蘇軾出發,我們可以考察宋代的農業、礦冶、水利、漁獵、飲食等技術,並可以荔枝、柑橘、鬆、竹、花卉、茶、酒等爲研究事例。
蘇軾的出現並不偶然。北宋是中國古代科技輝煌時期,涌現衆多在科學技術領域有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與蘇軾有着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其中就包括被李約瑟稱爲中國科技史上座標式人物的沈括。
沈括和蘇軾曾是宋代崇文院(北宋的國家圖書館)的同事。他們在科學上主要的交集是《蘇沈良方》。《蘇沈良方》不是他們生前共同合寫的醫學著作,而是在他們身後,有人將他們有關醫藥的論述編輯而成的著作。宋代士人精通醫理的不在少數,而蘇軾與沈括更是他們中的佼佼者。他們在疾病診斷和治療方面多有過人之處,這些在《蘇沈良方》中都有詳細的記載。書中所記載的一些神效方藥,如蘇合香丸、至寶丹、礞石丸等,也爲後世所常用。沈括的科學名著《夢溪筆談》中所涉及的歷史、天文、術數、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內容,蘇軾都有不同程度的涉獵。
當然,蘇軾對自然物質世界的涉獵還是有其侷限的。他認爲:“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由於不留意於物,所以對物的認識是粗淺的。但蘇軾“玩物之變以自娛”的科學精神,在強調經世致用的中國傳統社會中是難能可貴的。
我們或可從蘇軾的角度去解讀宋代科技史。作爲那個時代的知識精英,科學的進步自然會反映在蘇軾身上。蘇軾爲宋代科技的相關內容提供了個人的經驗,有助於今天的人們更全面瞭解宋代科技知識的狀況及其產生、傳播和應用的情況。
(作者爲中國農業博物館特聘研究員 曾雄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0日 第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