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目標降到2005年的一半 蘇揆稱落伍了 2050淨零轉型 蔡喊官民一起來

英文總統22日接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總統府提供)

昨天是「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接見環保團體時宣示,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臺灣已按部就班、積極部署。她承諾,面對淨零轉型,政府盤點路徑的同時,也會重視社會溝通,讓政府民間一起合作來達到目標。

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歐盟前年底提出「歐洲綠色政綱」,宣示要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也就是淨零碳排,並預計要開始課徵關稅。去年,日、韓、大陸也都提出淨零碳排的目標時間。

改寫經濟邏輯關鍵地位

蔡英文表示,迄今逾120國已提出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減碳改寫經濟邏輯,誰能率先發展新技術、建立新模式,誰就能在新的全球局勢中,掌握關鍵地位。

蔡英文指出,今年元旦,她提出要找出最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化爲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臺灣正在積極部署。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部門,她很清楚這是一場考驗政府治理能力、產業轉型決心的硬仗,也會重視社會溝通。

政府治理vs.產業轉型硬仗

行政院蘇貞昌表示,過去曾訂定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降爲2005年的一半以下,但已不符世界潮流,甚至遠遠落後,未來將加快、加大與世界同步,政府會進一步統籌評估可能的途徑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當初訂定的目標是爲符合巴黎協議「不升溫2度」原則時空背景已不同,所以目標要重新評估。

羅秉成強調,相關能源轉型規畫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政務委員龔明鑫統籌處理中,盼國人共同支持,以落實碳中和達標。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天然氣是具體減碳以及往碳中和方向的正確發展,若無法找到兼顧藻礁與天然氣接收的最佳方案,「不要說2050,2030的減碳目標都可能會破功。」

藍批火力發電比 空談減碳

不過,國民黨主席江啓臣說,蔡英文執政進入第2任,政府對極端氣候因應政策還停留在文字上,爲令人失望。藍委李貴敏也指出,減碳時程是刻不容緩的議題國際將透過貿易關稅壓力抑制碳排放,也就是所謂的「碳稅」,但去年3月質詢包括經濟部次長文生等在內的7位次長級官員,「連碳稅都不知道,政府還想談減碳?」

李貴敏批評,民進黨政府囿於反核意識形態,按其規畫,到2025年時,尚有80%電力來自於火力發電,請問蔡政府如何因應國際間排山倒海而來的減碳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