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利重義氣 青少年淪爲罪犯

(圖像人物與自殺無關)衛生福利部16日公佈民國108年國人10大死因,其中自殺排名第11,於去年來到最高,需多加關注年輕族羣的自殺問題。(張鎧乙攝)

政府一直關注青少年犯罪問題,但遲遲沒見減緩趨勢。據警方統計,青少年嫌疑犯佔總犯罪人數約15%,近5年都是4萬多人;因少子化影響,青少年人口明明逐年下降,犯罪人數卻穩定不變。學者分析,青少年看不到未來,價值觀扭曲,淪爲罪犯,成爲失落的一代。

依警政署統計定義的12歲至未滿24歲青少年犯罪趨勢,近幾年詐欺超越毒品成爲榜首,且逐漸拉大差距。警大法律系主任許福生指出,國家總體經濟發展差,年輕人起薪低,看不到未來,年輕人覺得出社會若只有20幾K薪水,不如做詐騙集團車手,妄想一步登天。

許福生長期研究青少年犯罪議題,他說,18至24歲詐欺犯佔多數,未成年則以一般傷害罪爲多。他表示,現在孩子血氣方剛,挫折容忍度又低,稍有不如意就鬥毆泄憤,或是盲目自以爲「義氣」相挺,聚衆壯大聲勢。

少年隊官警則說,以往暑假慎防毒害校園,現在是鎖定青少年打工淪爲詐欺犯,許多人誤信詐騙集團迅速致富的話術,跑腿取款或收集存摺帳戶,曾有少年車手告訴員警,「不覺得黑道多厲害,跟老闆賺錢才實際!」口中的老闆,其實只是詐欺車手頭。

警政署指出,詐騙集團以短期輕鬆賺大錢、被捕刑責輕等誘因,吸引偏差青少年擔任取款車手,警方將持續透過校園犯罪預防宣導,增強學生法治觀念,呼籲學生慎選工作勿淪爲詐欺車手。

官警憂心說,國家未來棟樑,滿腦子想靠犯罪致富,政府該想辦法,需跨部會通力合作,絕非單靠警察就能預防。學者則感嘆,若說少子化是國安危機,而青少年誤入歧途,除危害治安,也減損國家未來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