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黑色餅乾」紅到海外 受邀國際年會發表執行成果

地磁是停車格位的多功能偵測雷達,讓本來只供應停車的車格變成會思考的停車位。(市府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市府日前受邀至第35屆ICTPA年會發表「黑色餅乾」地磁的執行成果。(市府提供/張亦惠臺中傳真)

臺中市府交通局推動停車智慧化服務,在路邊停車格建置6500顆地磁,提供24小時停車格位即時資訊,停車與開單收費現況,「黑色餅乾」造型的地磁掀起熱門話題,日前更受邀至第14屆亞太交通發展大會暨第35屆ICTPA年會發表執行成果。

地磁是停車格位的多功能偵測雷達,讓本來只供應停車的車格變成會思考的停車位,吸引國際競相借鏡。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臺中市爲改善停車格使用效率,針對路邊高停車率、高週轉率的累進、差別費率車格,目前建置6500顆地磁,運用其感測設備,回報全天候無間斷的路邊停車格位資訊,節省尋找車位時間及減少衍生廢氣排放,提升路邊開單效率,有效掌握停車熱點分佈範圍及停車特性。

葉昭甫指出,交通局爲讓民衆更好找到停車位,在路邊高停車率、高週轉率的累進及差別費率車格,積極布建地磁設備,透過地磁感應,提供路邊車格資訊外,並與停車開單作業結合,同步計算車輛停車時間,此外,藉由地磁結合開單作業,民衆車輛駛離停車格15分鐘後,即可繳納停車費。

葉昭甫說明,地磁結合人工開單作業,效益包括提升路邊開單效率、減少超商代收成本、增加行動支付比例,目前超商臨櫃代收降低15.7%、電子支付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6.2%。

交通局提到,市府有機會到國際年會分享經驗和技術,並與其他智慧城市進行交流,讓臺中智慧停車再邁進一步,未來交通局將持續推動智慧停車相關技術及解決方案,建構多元停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