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25年以上老屋逾6成 地震頻傳安全成隱患 盼加速都更

臺中市議員陳雅惠、陳淑華、陳俞融、張芬鬱、蕭隆澤、謝家宜16日在都發建設水利業務質詢關心老屋重建問題。(林欣儀攝)

近來地震頻傳,老屋安全問題引發關注,臺中市議員陳雅惠、陳淑華、陳俞融、張芬鬱、蕭隆澤、謝家宜16日在都發建設水利業務質詢時指出,全市屋齡超過25年的住宅約有72萬戶、佔比達64.85%,50年以上老房子數量更有8萬多戶,要求市府加速推動都市更新,確保民衆生命財產安全。

陳雅惠指出,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去年第4季的統計資料,全臺中住宅數有111萬3792戶,平均屋齡約29.54年,其中超過50年的有8萬8445戶、佔比約7.94%,而屋齡超過25年的住宅數也有72萬2317戶,其中25年以上老屋最多的行政區爲北屯區、有6萬9640戶,東區、南區也分別有1萬9018戶、3萬8022戶。

陳雅惠舉臺中火車站前的復興路、振興路及大智路周邊爲例,她說,該區域一邊是臺糖區段徵收的住宅區,另一側是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商業區,當地居民不滿住宅區限制發展,多次陳情盼加速都更;此外,近來地震頻傳,老屋結構安全引發疑慮,都市更新、危老重建刻不容緩,都發局應協助、輔導民衆辦理老屋更新重建。

張芬鬱則說,根據內政部危老重建計劃的案件統計,截至今年3月臺中市共受理760件、覈准697件,平均覈准面積爲925.23平方公尺,覈准件數與面積都位居全臺第二,但其中多數都是建商投入危老重建,市府應讓民衆瞭解單棟老屋申請重建也能獲得獎勵。

都發局長李正偉指出,臺中市是六都中第二年輕的城市,因應0403花蓮大地震,市府加強宣導老舊建築的重建、整建或維護、危老重建計劃等補助,並提供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耐震能力初步檢測及評估補助、建築物結構弱層補強工程補助、公寓大廈共用部分相關設施之修繕補助、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等。

李正偉強調,市府也成立都市更新總顧問及危老輔導團,並透過說明會、行動講堂等方式讓民衆瞭解都更及危老相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