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衛星發報器 追蹤黑琵效能多10倍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日前野放3只黑面琵鷺,除繫上腳環標記,同時還於鳥背裝太陽能發電衛星發報器,提高追蹤黑琵的效率。(李宜傑攝)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日前野放3只黑面琵鷺,除繫上腳環標記,同時還於鳥背裝上太陽能板發電的衛星發報器,提高追蹤黑琵的效率。(李宜傑攝)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日前野放3只黑面琵鷺,除繫上腳環標記,同時還於鳥背裝上太陽能板發電的衛星發報器,提高追蹤黑琵的效率。(李宜傑攝)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日前野放3只黑面琵鷺,除繫上腳環標記,同時還裝上太陽能板發電的衛星發報器。農業局表示,太陽能發電的衛星發報器壽命可達2至3年,相較過去以電池發電的衛星發報器,效能增加約10倍,雖然成本較高,但未來臺南市將全面汰換使用,增加黑琵追蹤效能。

臺南市長黃偉哲日前偕同各單位安南區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A2區,野放3只遭感染肉毒桿菌毒素康復的黑面琵鷺。這3只黑面琵鷺分別爲T95、T97、T98,去年於安南區府安路七段附近魚塭遭發現,皆爲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經送醫施打抗血清藥劑後,終於恢復行動力及覓食能力,並裝上衛星發報器,在衆人見證下,展翅重返生態

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榮譽理事長仁武表示,除爲3只黑琵繫上腳環,同時還裝上由太陽能板發電的衛星發報器。據悉,此種太陽能衛星發報器,重量約25至35公克不等,約佔黑琵體重的1至2%之間,對黑琵來說相對輕巧,且壽命可達2至3年之久,相較一般裝設電池的衛星發報器,壽命僅2至3個月,效能整整多了10倍。

農業局森林自然保育科長楊錦樹則說,由於目前黑琵棲息的生長環境,周邊建物高度愈來愈高,因此需要更完備的裝置追蹤黑琵蹤跡。楊錦樹稱,太陽能衛星發報器可追蹤包括飛行路線、棲息地點、覓食習性飛行高度資料,相對過去較爲豐富,因此雖然成本較高,但未來農業局將全面汰換。

楊錦樹還表示,由於過去的黑琵調查,大多於白天進行,無法確實掌握夜間的棲息位置,只要透過衛星發報器,就能精準掌握位置。此外,透過衛星發報器,也能掌握黑琵南北遷移時的活動資訊,度冬期間的活動範圍,甚至也能記錄棲息環境的特質,增加更爲深入的分析

臺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潘致遠指出,今年因缺水水域縮減,再加上寒流來襲,導致不少水鳥誤食曝曬的魚類食入肉毒桿菌中毒。因此,目前鳥會全力支援野鳥救傷,期盼讓黑琵順利重返自然,讓黑琵之美重現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