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新銀投資策略建議 疫情無礙景氣復甦、波動創造佈局機會

臺新銀行理財商品處資深副總經理劉熾原表示,過往也曾發生縮減購債情形,回溯至2013年5月,當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釋出QE退場訊息後,標普500指數僅小幅回調,並未阻礙後續股市長多行情,所以當市場因縮減購債訊息而出現震盪時,反而創造逢低佈局的機會。考量今年底聯準會購債政策即將轉變,市場短期波動可能加大。

投資佈局上,劉熾原指出,以科技股爲例,疫情已改變民衆的生活型態,線上購物、居家辦公、雲端服務和影音串流娛樂等都與科技應用相關。5G滲透率上升,將衍生出高速運算、電動車、物聯網和人工智能(AI)等需求,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只增不減,科技股長期成長動能無虞。

另歐美解封后,先前受壓抑的消費需求爆發,接下來即將進入感恩節、聖誕節等年底消費旺季,皆有利循環消費股走勢。根據研究機構Refinitiv預估,2022年循環消費股盈餘成長率將有機會上看近30%。

在價值股和成長股輪動的格局中,民衆更不應該忽視金融和能源等價值股的潛力,由於聯準會即將縮減購債,支撐殖利率緩步走升的趨勢,金融業淨利差可望擴大,有助獲利表現。隨着經濟持續好轉,金融業放款將增長,搭配壞帳率同步降低,金融股的營運已見轉機。

能源股方面,劉熾原認爲,解封后旅遊和商務需求增加,汽車用油和飛機燃油用量回升,以及OPEC和盟國紀律限產,油市供需失衡已漸改善,美國能源資訊局(EIA)預測,年底前原油維持供不應求局面,可望支持油價走勢。儘管今年能源股獲利基期已高,研究機構Refinitiv預估,2022年能源股盈餘成長達24.7%,維持高雙位數成長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劉熾原分析,債券具有穩定領息的特性,仍爲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殖利率緩升的環境中,民衆應以高息收和低存續期間之債券種類爲主。高收益債有高息收水準,且存續期間相較其他券種短,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低,可相對有效抵禦利率上升的影響。景氣加速復甦且企業營運前景轉佳,財務體質將更趨穩健,違約率下降帶動利差縮窄,更有利高收益債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