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由盛而衰的進程提前來到

(圖/本報系資料照)

晚清「洋務運動」健將之一鄭觀應,爲挽清廷於危亡寫了兩本書:「救時揭要」和「盛世危言」。渠費盡心力的結果,終未能挽狂瀾於既倒,清朝還是因沉屙深重,病入膏肓,以致覆滅。鄭在當時已看到清王朝的氣息奄奄,猶有書生意氣,想在亂世來個撥亂反正。筆者佩服他這種「心所謂危」的扶大廈於將傾的用心,並將這一用心,用來關注當前臺灣的情勢。

若如民進黨政府將當前臺灣情勢形容爲「盛世」,那是在「練肖話」;但如硬說是「亂世」,卻又有點「言過其實」。表面上我們不是「歌舞昇平」,甚至「紙醉金迷」嗎?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從盛世到亂世,中間必定有個過程,那叫做「衰世」。

以清朝爲例,康、乾的盛世之後,到了中葉雖有「同治中興」,卻已百病叢生;先有洪楊之亂,八國聯軍,義和團,搞到後來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慈禧太后及光緒皇帝出走西安,1911年辛亥革命,終於導致了它的傾覆。這些歷史軌跡告訴我們,臺灣今日的情勢,尤其蔡政府這次選舉大敗之後,這一由「衰」而「亂」的進程,已然提前到來。

爲何一夜之間,有這種「一日之寒」的驟變,根本原因當然是「非三日之寒」的必然結果。選後民進黨政府說要來個大檢討,但至今爲止,我們看到的景象卻是蔡總統依舊神隱,蘇院長仍然死皮賴臉,陳明通依舊老神在在,薛瑞元竟有「掮客」之說。這些現象告訴我們,蔡政府將「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黨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發揮得淋漓盡致。

元朝末年,吏治敗壞,而有爲官爲吏的「不可一日無權,不可一日無錢」之說。對照民進黨政府由上到下的影像,倒是若合符契。「不可一日無權」就是當前上層的結構形態,「不可一日無錢」就是現在臺南有黑道案底的大小民代的寫照。另外,還有巧立名目,歪曲「學而優則仕」理論,讓一些略識之無之類,沐猴而冠,斯文掃地,師道陵夷,此乃臺灣由衰世走向亂世的根本原因。

以上所有現象,可用孟子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上下交徵利」,同時不要忘了下一句可是「而國危矣」。毛澤東曾說:「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這也就是「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和「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民進黨敗選最根本原因,就是上述道理最具體的反映。

蔡政府至今不循此病因治病救人,還妄圖以追殺一些不同黨派的當選人爲急務,這絕非是它病急亂投醫的愚蠢,而是「圍魏救趙」的狼子野心。這種野心勢將加速其內部潰散,更可惡的是,也將加速臺灣由衰世走向亂世時間的到來。(作者爲退役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