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兩岸氛圍如此,我爲什麼還留在大陸?

兩岸氛圍不佳,在大陸的臺灣人是走是留?(澎湃新聞)

這是一篇跟大家聊聊天的雜文。就是說說家常,所以內容會有些雜。

「你有沒有考慮『潤』回臺灣?」在大陸十年來,今年是我被問最多次這個問題的一年。正好前幾天看到香港媒體也做了一組題,大意是「經歷疫情、兩岸武統氛圍,在大陸的臺灣人是走是留」。

2012年剛來讀書的時候也會有同學問「臺灣不是很舒服嗎,怎麼會來北京」,但問完之後他們也會自己回答「啊,但是聽說臺灣人比較小確幸,是不是跟經濟有關?」

畢業之後幾年大陸互聯網大廠崛起,抖音等平臺快速改變人們生活,我也再沒有被身邊的大陸人問這個問題。就在我進入新聞行業之後,短短几年,看着一飛沖天的內容行業崛起,身邊很多人去大廠做新聞審覈、做策劃,就算去公衆號做內容的也能漲薪。

我看着周圍的人「隨意」找個薪資很好的工作,看着年輕畢業生薪資比我當年還高。

就算被媒體版面都是「躺平」的2018、2019年,我還是看着身旁的同行一邊喊着躺平、一邊投簡歷到「大廠」爭求加薪跳槽。直到疫情過後兩年。

今年被問過很多次——沒想過「潤」啊?我自己過得很幸福,沒什麼好抱怨,也非常理解爲什麼這個問題今年特別多。不過,在此,我想順便放上前陣子跟兩位陸生朋友的對話。

因爲,就如同我現在老被問「沒想過回臺灣嗎」,過去幾年許多在臺灣的陸生,也老被家鄉的人問「爲什麼要去臺灣讀書啊?」

「兩岸這麼緊張了,不考慮回大陸嗎?臺灣值得嗎?」

我被大陸朋友問,大體上是因爲現在經濟放緩,他們認爲回臺灣待着更舒適;陸生被問,則是其他因素了。放在一起完全不是要比較什麼,一是想給大家補充陸生對臺灣的觀察,二是想探索「值不值得」這件事。

我也曾經替陸生「不值得」過(特別是我在北京讀書的時期,體會到大家對臺生的友好,比較感更強)。但是,值不值得不完全取決於政治因素,更多取決於自己碰到的人、經歷的事。

近年「喜歡臺灣」和「喜歡大陸」成爲一種矛盾,稱讚臺灣會被一波人罵、稱讚大陸會被另一波人罵,本公衆號力求打破這個奇怪的「次元壁」。

●陸生A的自述

陸生A,待過輔仁大學(我的校友),2013年至2020年在臺灣,已經畢業回大陸。

剛到臺灣時,很希望臺灣朋友跟我直白交流。剛到臺灣的大陸年輕人嘛,總是很想拉着對方問「你們對XXX是什麼看法」,但那時人生地不熟,不敢亂問。

接着就會明白臺灣人的相處方式:在一起吃喝玩樂中「摸索」出對方的立場。其實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一開始想問又不敢問,但等你跟對方混熟後,你也會知道對方的態度和立場,也就不用問了。

大陸人(特別是北方人)的相處之道很直白,一見面就能討論國際大事,問對方想法,臺灣人的相處之道就是一種「我們彼此心知肚明,但看破不說破」的「藝術」。

至於陸生去臺灣,在很多人眼裡會受委屈,到底「值不值得」?

確實,剛到臺灣時,會有人因爲你的身分對你有誤解。聽到你是對岸來的,第一時間很多臺灣人會有很多「奇妙」的想像,但等一起出去吃喝玩樂幾次,對方進一步認識你,其實就沒有差別。

陸生到臺灣是一個「慢熱」的過程。陸生可能需要展現出更多友善與耐心,才能得到臺灣朋友的迴應,陸生與臺灣是一個「慢慢彼此認識」的關係。

需要強調,我在臺灣也碰過一些對大陸不敵視的臺灣人,他們對大陸很熟悉,這類人其實不少。大陸人平時在網上看到許多臺灣人嘲諷大陸的視頻,但需要明白臺灣社會的潛規則:許多事情知道,但不會說出口。

我自己非常喜歡在臺灣的生活經驗,也碰到會對陸生特別照顧的學校老師。現在回想,在臺灣讀書那幾年很像是作夢,很想再回去臺灣看看認識的人,但短期內很難回去了。

●陸生B的自述

陸生B,臺灣政治大學在讀,2019年到臺灣的末代陸生(半年後陸生赴臺就暫停)。

我很贊成前述陸生說的「與臺灣是個慢熱的過程」。確實陸生融入臺灣,比臺生融入大陸需要更多努力和耐心。有陸生的口音很臺灣腔,這種人到臺灣一開始就能比較容易融入臺灣同學的圈子。

確實跟臺灣同學都是從吃喝玩樂開始聊,相處久了變成朋友,你也會知道對方什麼立場的。根本不用刻意問。

其實相處久了就會知道,臺灣同齡人對中國大陸瞭解不少。媒體投喂的資訊多數偏向負面,比如官員權力很大、大陸哪裡經營不善等。但很多臺灣人對去杭州、去上海玩的印象很具體,他們對於大陸這些城市能描述很多。

有一個大陸朋友們很少想到的現象:我是福建的,身邊很多臺灣朋友都去過北京、上海,去過這些城市的臺灣人數量可能還多過福建人。在臺灣生活,能比其他大陸人更深切感受到近年大陸對臺灣的影響。

所就讀的政大因爲歷史因素,做大陸研究是很有名的,之前看到政大一位做大陸研究的老師在媒體上感嘆「臺灣學生對大陸越來越不感興趣」。那時我覺得很奇怪,因爲臺灣媒體上全是「中國」,這跟我的生活經驗不符合。

後來我才感覺到,臺灣年輕人是對分析中國大陸的政治、或「經濟雙循環是什麼」這種「嚴肅議題」不想深究了,但對於「對岸在發生什麼事情」還是會關注的。

我自己的感覺是,很多臺灣年輕人把「中國」當作會影響臺灣的、對臺灣有「威脅」的存在,但它又不像蘇聯已經是過去式,如果認真去研究會很心累,精神壓力大。

很多媒體會強調兩岸的不同,但作爲一個福建人,我在臺灣的生活經驗跟在家鄉很像,如果問我「兩岸哪裡一樣」我反而說不出來,因爲太像了。我在臺灣感受到兩岸的「不一樣」也是很表面的,比如兩岸考證不一樣,但平時生活你根本感覺不到這是在臺灣還是在我家鄉。

●我爲什麼還留在大陸

北漂十年、仍持續裝少女的臺北女孩答:沒想過回臺灣嗎?

「回去」這件事情一直在發生,只是前幾年更多的是四、五十歲的臺幹不想拚了,回臺灣公司養老,也有身邊朋友想回去照顧家人。

最近兩年,身邊多了幾個因爲「意外變數」回去的人,比如上海解封后我認識的常駐上海的臺灣朋友走了兩個,一個選擇去東南亞、一個回到臺灣,還有因爲互聯網大廠裁員潮離開的。

前幾天跟我媽通話,她說「吳阿姨的兩個小孩原本在阿里,現在都回臺灣了」,吳阿姨是我媽的同事,她感嘆以前只聽說哪個同事的小孩去大陸了,而且去的都是百度網易阿里這種臺灣也耳熟能詳的「高薪企業」。現在竟然從「高薪的北京上海」迴流臺灣了!

因爲互聯網大廠裁員順勢回臺灣陪伴家人的朋友跟我說,回臺灣之後確實也得面臨薪資落差,除非是在吃香的科技業,不然工作這些年人脈都累積在北京、也見慣了大型陸企給的薪資,多少會有一定心態落差——回臺灣求的就是在父母身邊,吃好喝好,享受生活。但整體的「停滯感」可能會更強。

「因爲在大陸一線城市不論變好變壞,總歸是有在『動』的感覺,許多行業變化往往來得又猛又快。有可能在你想像不到的時候一個東西消失了,突然又一個新模式出現了。」朋友表示,也不排除以後會再回大陸工作,「但現在,只想在臺灣休息。」

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年初,我正在尋求其他工作機會,因此這兩年在心態上產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對於女性的處境有了更多體認,跟昔日年輕天真時,寫「在大陸,約會都是男生付帳吧」這種小文章時的心態已經不同。

去面試時可以感覺到對於「30+」女性的不友好,就算在北京這種幾千萬人、充滿許多單身人士的環境,許多時候仍然因爲年齡被貶低、或是被說「你應該如何」,這時候就會覺得臺灣好公平啊!至少我身邊的臺灣女性朋友們,沒有人在面試時被問婚育話題,三十多歲的臺灣人在社會大衆眼中也能以「多年輕啊」的心態看待他們。

爲什麼還留在這裡?當然是因爲,最後找到好公司、好同事、還有可愛的好主管啊。

疫情以來,我的生活其實沒什麼好抱怨,沒有被封控過,也在困難時期如願找到其他工作,最焦慮的那段時間已經過了。但內心也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悶」,可能是感受到周圍的人對未來很迷茫、也可能只是不能隨意旅遊的煩悶。

現實條件讓我就算動過「帶阿竹回臺灣給父母」的念頭,也無法付諸行動。我的人脈都在北京,回臺灣就算有朋友能給我介紹工作,能做的大概率也就是大陸新聞。

但就算是比較懂大陸的臺灣媒體,也逃不過分析時的「套路」和慣性,跟許多大陸媒體在分析臺灣時一樣——並不是想「反大陸」或「反臺」,只是看待對方時都逃不過固有的認知,都會用特定的框架「套在」對方身上。

我自認能夠「理解雙方」是很好的特質,必須保持。過去幾年能跟行業內的大陸朋友交流,他們也願意坦誠相待、認可我的一些看法,這讓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自然,也想繼續把主力放在持續觀察兩岸,工作能跟這個興趣稍微結合就很好了——所以選擇繼續在北京。

而我身邊回臺灣的人,也並沒有與大陸斷了連結——這就是所謂「民間交流」的神奇力量,就如同回大陸的陸生仍然會心繫臺灣一樣。

認識的一位臺灣大哥,是那種二十多歲被高薪挖角來大陸,輾轉待過很多城市的「菁英臺幹」,老婆小孩都在臺灣。我認識他時他已年近五十,準備幾年後回臺灣退休。

他跟我說,以前他對大陸的發展很熱切,適逢那時經濟高速發展,但是哪裡哪裡還是不夠好。他常跟大陸同事說「爲什麼哪裡哪裡還是不好呢?大陸人才這麼多,應該在某方面做得更好!進步得更快!」

但他的同事會說,「你們臺灣還不是哪裡哪裡不好,你們也怎樣怎樣啊。」

他覺得自己不是以一個臺灣人的身分說這些,而是真的希望這裡好。但對方往往回擊「你們臺灣也這樣」。於是,他往後不斷告訴自己,「這裡的事情跟你沒關係,你以後是要回臺灣的。大陸人才這麼多,輪不到你操心。」

這幾年我們很偶爾才聊天,後來他也如願回臺退休。但每次聊天我們都是分享對大陸時事的看法——從他的語言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並沒有如自己所說的「大陸人才多,不用臺灣人操心」那樣置身事外。

他還是會絮絮叨叨,會義憤填膺,然後像是自我寬慰一樣表示「哎但我們臺灣人也無法說什麼啦」。

而我前面寫過的那位從互聯網大廠被裁員後回臺灣的朋友,「歲月靜好」之餘,我們也會時不時聊大陸的時事。

「回去」和「不回去」的人,沒有差那麼多,「回去」的人對曾經待過的那片土地的情感與回憶,往往不會這麼快消逝。

今年是個很多人都陷入迷茫與不確定的一年,身邊有臺灣朋友仍有信心、也有人把「明年可能更糟啦」掛嘴上。

我跟幾位朋友今年「熱烈討論」(爭執)過數次兩岸的防疫利弊,最後發現意見不同皆因條件不同:公司有沒有裁員有差、居家期間公司是否扣工資有差、家庭條件有差、家裡有沒有年紀很小的小朋友有差、甚至養不養貓都有差……

談了幾次心態就柔軟了不少。誰都有難處,我們只是依據自身條件做選擇而已。能做的,就是儘量去體諒其他人也有難處。

回還是不回,「潤」還是「不潤」,都是每個人努力活着、平衡利弊後的選擇,不應該有哪一方被打上標籤。

對於我個人而言,十年來獲得的比失去的更多,自認北漂生活也「挺值得」,所以選擇留下。對未來的預估仍情願相信,得到會多過失去。

所以還是想待到那個終於可以放心搭上高鐵,去長沙喝茶顏悅色的日子。(郭雪筠/臺北女孩)